若想和情人分手,首先應逐漸減少見麵的次數,以前如果是一個星期見一次麵,那麼現在就改為半個月見一次麵,或是一個月見一次。"很忙"將是最好的借口。而且可在約會的當天更改約會日期。到了下一次約會的時候,再找些其他借口拒絕,或是通過第3者打電話約對方,這樣也比較容易拒絕。
如果對方笑著說不相信的話,你就一本正經地告訴他:"我真的很忙。"沒有多久他就會明白了。
人生是有限的,擺在我們麵前的有許多要我們去完成的事情,而且想做的事更多。在這有限的時間裏,如果把時間都浪費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或是無謂的人際關係裏,想一想,這是多麼可惜的事呢?既然你認為與對方來往已沒有什麼價值,那麼就應該像快刀斬亂麻一樣,斷然地斬斷情絲,為新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社會是複雜的,人當然也很複雜,形形色色都有,有善、有惡、也有美。年輕的女子如果被如同蜘蛛絲般的情人糾纏住,身心必定會疲憊不堪,何況你對他有了新的看法,與他的感情日漸淡薄。如果你現在受到這種感情的困擾,你不妨用上述辦法試試,可能你會因此重新走出一條嶄新的人生道路。
摸透真相,見機撤退
法國的女性被公認為最擅長於愛的技巧。
有人認為最理想的生活是,在美國住、吃中國菜,娶日本女人,找法國情婦。
在我們周圍,所謂愛情的勝利者,是指在眾多的情敵中終於如願以償的結婚,做了個幸福的妻子。
在日本,第一個創造出"戀愛"這個名詞的戀愛至上主義者兆村透穀及抒情性的浪漫主義者國木獨步,都有過轟轟烈烈的戀愛,在當時的社會裏曾轟動一時,他們不顧親朋的反對,毅然和所愛的女子結婚。可是,在愛情上不僅沒有享受到勝利者的滋味,反而備嚐了失敗者的悲慘。透穀後來自殺身亡,獨步與妻子離婚。
愛的勝利,不是讓對方感到失望,受到遺棄,應該是永遠保持一種美麗的戀慕之情,彼此不受屈辱和失戀的創傷。
你一直那麼信任他,然而,他卻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愛著別的女人。這個秘密並非他親自向你表白,而是從別人嘴裏你才知道,這時你所感到的憤恨和屈辱,實在是難以忍受的。
你如譴責他,妒火燃燒地去刺探另外那個女性,或者歇斯底裏地把向來不願讓他看到的醜陋部分暴露出來,到頭來還是飽嚐敗北的滋味。
若是自尊心很強,不願意遭受敗北的創傷,那麼,你就看準時機撤身後退。
男性當中屬於"風流成性"那一類的人特別多,他們"見機而逃"做得高明到令人覺得可惡。
但是一般女性就很難做到,若能有"見機撤退"的心理準備,弄清被他所背棄、受到傷害的時候,立刻就可以抽身後退。
要是雙方都有這種想法的話,分起手來就更爽快了。
正如《不合則離,不亦樂乎?》這部小說那樣,不妨研究一下如何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下分道揚鑣。
可以在一家富有情趣的咖啡館的一角,相互稱讚一下對方,作一番愉快的交談,接著在火車前麵的人潮中,作一個短而有力的握別,然後一左一右地分開,進入人潮中,這裏屬於都市的含一絲哀愁的離別方式。或者你也可以在棵櫻花樹下,把兩個人的名字刻在樹幹上,然後分手。總之,想出一些能夠留下美好回憶的分手方式來。
最好的風景在下一站
一個曾經多次失敗的尋夢者,她對戀愛雖然有些心怯,但決不會害怕。在她內心,依然會有一種追求的渴望。不同的是,這種渴望不會輕易顯露出來!所以,當一個有過多次戀情失敗的經曆者,她再次遇到可靠的、理想的戀人時,必然會緊緊地抓住他!
如果她和他都是曾經多次失敗過,在萍水相逢時,又感到彼此情投意合,那麼這種戀情必然會再爆發,且會發出動人的火花!因為,雙方曾經在戀愛戰場上有過多次出擊,又有過多次臨場激戰,且又多次戰敗收兵。在休養之餘,在傷痕重愈之際,一旦有激情再萌芽,再出擊,這時的情緒,這時的心田,必然是更加激蕩了!火花也會更熾烈了!因為,此時的他和她,已不再是黃毛丫頭和毛頭小夥,盡管還是年輕,但已不再是不知情為何物了。正所謂"曾經滄海",對人對事的忍耐力、思考力、寬恕心和關懷心,都有了深度,有了寬度。故此,這樣的兩顆心結合在一起時,雙方必然會盡快地適應對方,也會極易地適應對方,這就是一觸即發!也會像山洪般爆發!這時的情懷,這時的情味,真是其濃如酒,深如海。所以不少人說,初戀情雖甜,卻難持久。
曾經失戀過的女人,心靈上雖然有創傷,卻不等於無法再接觸另一份戀情。相反,應是十分需要一個新戀人去填補這個創傷,而且,當另一個戀人在多次失戀後出現時會有更偉大的奇跡!
悄悄離開那一種無奈
有些男人實在是任性而自私的一種動物。
正如海明威所說,你越是死心塌地侍奉他,表示為了他可以一切在所不惜,他越是得意洋洋,認為你的愛是廉價而不足道的,於是轉而去尋求另一種愛情。
你如果不相信,不妨親自去體驗。
開始的幾個月裏,這種男人會喜出望外地認為你變得太美妙了。然而,他們是一種狡猾的動物,過不了多久,就會得寸進尺地要摟你、要抱你,準許他親吻,他就會厚著臉皮要求撫愛。如果不聽從,立時會板起麵孔嚷道:
"小氣鬼!"
如果慷慨地許他這,許他那,他就會更進一步地要你把一切都奉獻出來。
就拿物質上來說,你送給他領帶,他會要求順便送一枚領帶夾;給他買襪子,下回就得送給他一雙皮鞋;再下次是西裝;以後又是外套地一步步要求下去,並且慢慢地養成"誰叫她要迷戀我"的念頭,認為你送他東西是理所當然。而當你對他的要求不肯輕易答應的時候,他就會威脅你說:"再也不愛你了。"
就這樣,你的縱容將慢慢地養成他好吃閑飯的"裙帶"劣根性。看到某一位女性擁有龐大的資財,他就會由愛用錢到轎車,進而到豪華公寓--自私而貪得無厭地要求下去。那麼,這男的是否會因而感念那位女性,更加的愛她,愛情上真誠地忠實於她呢?不然,他反而會為了尋求刺激,去愛別的女人。影劇界裏有很多這一類的例子:年輕貌美、有才氣、收入頗豐的某一位多情的名女人,出乎意外地愛上了一個為大家所看不上眼的男人,全心全意的侍奉他,他卻在外麵為所欲為,到頭來鬧離婚,反而要賠給他一筆可觀的贍養費。
由於死心塌地地侍奉這種男人而破裂了愛情,實在是一件吃虧的事。
當你發現愛情有了破滅跡象的時候,不如幹脆離開他,獨自出門去旅行一趟。這麼一來,可以待男方省悟過來,重新感念你的種種好處,繼而追隨上來,以免失去這個人。
不過,有一點很重要,你必須切記:當你過分地奉獻出一切的一切,自己無所保留地變得空空如也的時候,正如俗話所說:"床頭金盡緣亦盡。"他是不可能再來追求你了。
因此,你必須堅定信念,那就是,愛並不是喪失自己。
終身隻有一次
初戀是戀愛中的一種感情,不過,它跟初戀之後的戀愛有兩點顯著不同。其一,它是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其二,它發生在思春期。17世紀法國人生澤倫蒙拉·普裏埃爾說:"人們打心底戀愛,終生隻有一次--就是初戀。彼此經曆的種種戀愛,都不如初戀那麼純真。"
各位讀者,相信你們在小學快畢業或初中時代,都有過以下的經驗。男生會想:"女孩子渾身軟綿綿的,沒有一點勁。"女孩會產生憧憬,雖然不至於清楚地期待"我也想戀愛",但是,腦子裏開始了浪漫的幻想:"一個極好的男性,有一天,說不定會出現在我眼前......"這幻想世界裏的男性,隻是個"幻影而已",它可以說是多種人(包括她最喜歡的影星、歌星、導演;馳騁球場的英雄;附近的大學生;英俊未婚的新任老師......)亂合而成的"影子",就像剪輯照片那樣。她把理想中的"影子"放在心內,一直孕育著,直到有一天,在她身旁出現一男性,而她也把一直孕育的"影子"投射到他身上--這就成了"初戀"。初戀的特征有兩點:第一,無意中發生者居多。通常,都是在事隔甚久,才在回憶中記起,自個兒感慨地說:"噢,原來那一次是初戀呀!"第二,不期而生者居多。譬如,某天,她因為沒帶傘,無法回家,正在望雨興歎,有個男生伸出雨傘,邀她同行。事後,朋友們大肆謠傳:"聽說,王同學喜歡她咧!"本來對王並沒有什麼特別印象,不料經四周人的一渲染,情不由己地對王產生了好感......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初戀往往是突如其來的。妙就妙在,這種感情如果有了進展,她就想:"唉,我們是注定相愛的呀!"也就是說把"偶然"當作"必然",如此深信不疑。初戀大部分都不會有結果,為什麼?初戀可以說是隻對"永恒的異性"(充其量隻是理想中的一個幻想而已)奉獻愛的讚歌,卻從不睜開雙眼去透視對方的"實體"。由於這個緣故,對方在初戀者的眼中,必定比自己優異(值得尊敬),因此,難免懷有一點自卑感。要是愛對方的心日益高漲,苦惱也隨著加深。女性的初戀,尤其容易"暗中愛慕,以此滿足"。所以,她愛的初戀對象,如果突然要吻她,往往使她感到理想幻滅,不再喜歡他。初戀不會有結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在於心靈上的愛和肉體上的欲望,無法成為一體。就算勇往直前,請求對方做進一步的交往,態度也難免生硬粗笨。即使有機會雙方獨處,得以卿卿我我,話題卻時斷時續,口幹舌燥,呼吸不暢......初戀不會有結果的另一原因,在於表現技巧的幼稚、拙劣。初戀的滋味又酸又甜,日後回憶,令人無限懷念。為什麼會令人無限懷念呢?理由很簡單,就因為它是"未能成真的第一次戀愛"。有一位心理學家叫塞卡爾尼克,他用種種實驗,證實了一個理論,那就是:一般而言,中斷(未完成)的動作比完成的動作更容易留在記憶裏--這叫做"塞卡尼克效果"。初戀由於是未完成的戀愛,才不容易被遺忘。還有,記憶這個東西,即使是慘痛的體驗,經過歲月衝淡之後,就成為"令人懷念"的事,心理學上稱它為"記憶的樂觀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