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配偶共度良宵
許多丈夫和妻子錯誤地以為,每晚同床共寢,呆在一起的時間足夠了,其實這並不一定對,數量和質量同樣重要,要善於和配偶共度"高質量"的時間,安排一個僅有兩個人呆在一起的時空,找一個人替你臨時看護孩子,雙雙到戶外去,或者坐下來在甜言蜜語中享受一頓可口的晚餐,培養共同的興趣。
培養不同興趣
夫妻應保持和別人的一般友誼。在參加對自己十分重要的活動問題上應避免過分依賴對方。愛並不意味著形影不離。夫妻中某一方想要占用配偶一點時間,這種願望應得到尊重。不要讓你的全部生活都圍繞著你的配偶轉。你要努力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樣會使對方感到你更具有魅力。
要互相尊重
她為你做一些你可能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諸如為你熨衣服或準備早餐,這時你應該輕輕說一聲"謝謝"。
不要把怒氣帶到枕邊
意見不合和發脾氣是生活和婚姻中不可避免的,即使最恩愛的夫妻也會吵過嘴。心中有不高興的事時,應該說出來,共同分析,解決它。要願意妥協,夫妻關係不意味著什麼事情都得對等,要願意給對方60%,自己留下40%。需要記住的是,妥協顯示了你的堅強而不是懦弱。
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
大多數夫妻把他們的不和歸咎於他們愛管閑事的朋友和親戚,自己沒有辦法時也不要輕易跑到父母那裏去,那樣的話,即使你們握手言和也會帶來長時間的相互不滿。此外,對配偶的朋友和親戚不要刻薄,你如果是好好地對待他們,你的配偶會感到你更親切。
對和工作有關的壓力保持敏感
在當今社會,夫妻雙方都工作已越來越普遍。如果你妻子起早摸黑地工作,那就不要期待她把房屋打掃得一塵不染和為你準備好晚餐,自己要幫忙做些家務事。如果你知道你的配偶在工作上碰到了困難,你應特別精心地使他(她)的生活舒暢些。雙方也要常常談談自己的工作以及與此相關的問題。除非必要,否則不要在他(她)工作時打擾他(她)。找機會做一些有益於雙方感情的事,這是十分重要的。
不要習以為常
當你請丈夫幫你做事時,說一聲"請",普通的禮節對於增加你們的婚姻的感情大都有幫助。不要以為你妻子不介意你帶不速之客回家吃飯。千萬別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你的配偶,若他(她)確實該批評,就在家裏關起門來在愛的氣氛中進行。
不要希望對方在婚後會改變
如果你們談戀愛時在性觀念、撫育孩子、金錢管理、業餘生活等方麵有很大差異,那麼不要希望婚後會變得和諧起來。靠婚姻改變一個人是很困難的。如果問題存在,及時解決它,不要為意外的變化感到沮喪。不要讓它升級為兩敗俱傷的"全麵戰爭"。
婚姻是女人追尋的目的
"結婚",這是人生中最具有戲劇性的改變。試想:兩個原本互不相幹的陌生人,卻要在一起生活一輩子,這不是很富有戲劇性嗎?
結婚對女人而言,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女人對結婚的執著與期待遠勝男人。
剛會講話的小女孩,最喜歡扮家家酒,經常可以看到她們在頭上結了一個蝴蝶結,一本正經地說:"我將來要做新娘子。"
並沒有人指導女孩這麼說的,這完全是她自己本能的說法、女人天生的觀念,真是不可思議。
所以說,女人對婚姻的期盼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15-16歲正值反抗期的孩子,經常會故作不屑地說:"我才不要結婚!"真的不想結婚嗎?隻有天曉得!
女人一過25歲還未結婚,盡管口口聲聲說:"不結婚有什麼關係?"其實心裏比誰都著急。
尤其是29歲到30歲之間,雖然是隻有1歲之差,假設人生以75歲計算,也不過隻占1/75,但是,對於未結婚的女人而言,這一年內的焦急程度是無可言喻的。
許多女人就是由於遲遲未婚,所以在30歲以後,就常常遭到"騙婚",這種情形在社會新聞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是女人最大的悲哀。
根據報道,騙婚的男子多是無業遊民,或是有前科的歹徒。照理說,女性的知識水準,隨著社會教育的普及,應是閱曆增進不少,為什麼會落入騙婚的陷阱?或許你認為是那些歹徒技高一籌?其實不然,歹徒們所玩的伎倆並非詭異難防,他們隻是抓住女人的特點,也就是女人的弱點--女人將結婚視為人生的目的,因此才讓歹徒們有機可乘。
總之,女人太執著於她們心中對婚姻的看法,盡管你講了100遍,"結婚不是人生最主要的目的",她們仍然是置若罔聞。
婚姻中的愛情最完美
有一種最適宜愛的情感增長的氣候,它是一種能催促愛這一天賦之情趨於成熟的生活方式。
首先,愛需要時間。有人或許一見鍾情,但成熟的愛猶如種植樹木,需要一個由種子抽芽破土漸至枝葉繁茂的緩慢的過程。人們需要時間去加深感情,理解對方不同的個性,與對方同甘共苦。所以,由於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導致的夫妻離異,父母與子女相互遺棄以及些許衝突所引起的友情破裂都是可悲的。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斷送了一件藝術珍品--長久的愛。
愛也需要另一種時間。這不是指歲月的延續,而是指為了團聚在一起而特意保留的時光。可是,在我們這個令人忙碌、操勞的時代,我們大都像急著下班的人那樣,試圖在極短的時間內既處理好日常瑣事,也解決那需待以時日的深刻問題。丈夫和妻子難得閑暇聚在一起增進感情與理解,父母很少有空與孩子共敘天倫之樂,而朋友之間也往往用"我們不久一定要找個時間聚餐一下"這類話來彼此推脫。
我們的忙碌是可以理解的,但其代價卻是昂貴的。珍妮曾認識一對父子,他們彼此疏遠多年,竟至無話可談。兒子剛剛大學畢業,打算開輛舊車漫遊全國去消夏,至於到哪裏為止則全看興致所至。就在他差不多準備完畢打算啟程之際,他在一條繁忙的大街上看見父親從對麵走來,那張熟悉的麵孔上呈現出的異常寂寞的表情打動了兒子的心。他迎上去請父親停下來喝杯啤酒,然後,一陣心血來潮,兒子對父親說:"爸爸,你和我一起去旅行吧,一起過個夏天。"
父親冒著生意受損的風險與兒子一道上路了。他倆一同露宿,一同步行,一同坐在海邊,一同遊覽各地寧靜的鄉村。這位父親對珍妮說:"關於怎樣做一個父母,我在這兩個月內所學到的東西比我有了兒子這21年中學到的還要多。"每個人的生活裏都應給這種愛留下一席之地,為了這種愛,即使花費一些難以割舍的時間也是值得的。
第二,愛還需要誠實。不是那種斤斤計較、吹毛求疵的誠實,而是一種使人坦誠相待,決不文過飾非、披肝瀝膽式的誠實。
如果我們不敢如此坦誠,那往往是由於我們自覺不配被愛,惟恐真正的自我經不起所愛的人的審視。於是,我們便裝腔作勢,以便投對方之所好。殊不知,真正的愛是決不可能紮根於這種流沙之上的。相反,愛屬於那些能夠公開承認自己的情感,並敢於保持自己本色的人。
敢於承認自我將使我們能夠寬以待人,這一高尚的情操也是愛的基礎。珍妮的父母性格迥異,母親脾氣急躁,感情易衝動,鋒芒外露;珍妮父親則生性溫和,頗具學者風度,有點不切實際而又極易滿足。這些不同之處也給他們帶來煩惱。但是,對於音樂、養花、做禮拜、讀書和家庭生活等方麵的共同愛好使他們能夠求同存異,共同生活。
麵對絕望的婚姻,盡早決斷
當你發現,無論你怎樣努力,你和丈夫之間的關係都無法改善;你對你的丈夫已沒有任何信賴和依戀;你們之間已沒有任何興趣和激情;婚姻帶給你的是沉重、無法忍受的心理壓力;說明你對婚姻已經絕望了,即便維持,也隻是一個令人窒息的空殼。此時,明智的做法,就是盡早決斷。
中國的傳統文化使得中國女性很難較輕鬆地處理夫妻的離異問題。許多女性麵對痛苦的婚姻,選擇的是維持和認命。表麵看來,這是一個對家庭負責任的做法,其實,這恰恰是一種對自己、對家庭都不負責任的做法。
對於女人來說,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而夫妻間的和諧恰恰是美滿婚姻最最重要的前提。當家庭內充滿了怨恨、猜忌、厭惡甚至仇恨時,家庭已不再是幸福的港灣,已經變成了痛苦的囚籠。你要維持這個婚姻,就要長期忍受這種痛苦,即使你的感情已經麻木,也要長期忍受情感上的寂寞和孤獨,你的一生還有快樂可言嗎?你為什麼還要維持這個婚姻呢?為了孩子?孩子在這種家庭中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嗎?為了臉麵?麵子難道比快樂更重要?你難道隻是為了外界而活?無論你為了什麼,都不能拿一生的快樂做代價,那未免太不值得,畢竟人生隻有一次。
一次我在外地學習,結識了一個近50歲的大姐,彼此很談得來。有一天,她和我談起了她的家庭。她與丈夫性格十分不合,彼此間簡直無法溝通,常常是幾天都不說一句話,久而久之,就根本談不上夫妻感情了。有時丈夫出差,連個招呼都不打,但為了孩子,也就維持了下來。孩子上中學後就不願呆在家裏,總願意呆在學校裏。她問兒子,兒子說:"家裏的氣氛讓我難受。"她聽了很傷心。現在兒子到離家很遠的城市去讀大學了,她的生活更加寂寞,她對我說:"我這一生,從未體會到做一個女人的幸福,還不如早早地分手,生活可能是另一個樣子,熬到現在,連離婚的心情都沒有了。"
也有的女人為報複丈夫的背叛行為,以婚姻拖住他作為對他的懲罰,意思就是你讓我痛苦,我也不能讓你稱心如意。這是一種不必要的也是不理智的行為,拖住他又能怎麼樣?你會好過些嗎?長期生活在仇恨中,你會有快樂可言嗎?為了報複,以自己一生的快樂為代價,又有什麼意義呢?
麵對無望的婚姻,麵對無法修補的感情,盡早決斷,是你理智的抉擇。無論做出這個決定是多麼的艱難,走出這段婚姻,給自己一片自由的天空,你總還有重獲幸福的機會。拖延、忍耐不僅會浪費寶貴的時光,使你錯失時機,更會麻木你的心靈,使你失去與幸福結緣的願望和激情。
分手時不妨灑脫一些
許多離過婚的人在談及他們的離婚經曆時,都感到那簡直是一場劫難。這其中經曆了爭吵、眼淚、互相傷害甚至仇視,乃至雙方都有筋疲力盡、丟了半條命的感覺,以至於有一位作家寫了一篇小說,題目就叫《懶得離婚》。
有關的調查表明:在離婚案件中,雙方能理智地處理好一切、平心靜氣分手的並不多見。雙方圍繞著財產的分割、孩子的歸屬、撫養費等問題,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讓。有的為了打擊報複對方,甚至把孩子當成手中的一枚籌碼,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傷害。
有一位同事,因丈夫有婚外戀情,最後鬧到了不得不離婚的程度。離婚時,雙方爭奪財產,甚至大打出手,把兩家人都牽扯進來。多方調解無效,折騰了半年多的時間,最後經法院判決才算了事。她出於對丈夫的怨恨,把孩子也推給了丈夫。沒想到離婚後丈夫竟然不讓她看孩子,這給她的精神帶來極大的打擊,思念孩子的痛苦使她經常以淚洗麵,不得不再次求助於法律,兩人之間烽煙又起。不難想像,這段經曆,將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怎樣的傷害,在她今後的生活中,又會留下怎樣一塊抹不去的陰影!
凡是鬧到了離婚的程度,說明夫妻關係已難以維持,有些是雙方都同意離婚,也有許多是單方麵的意圖,對另一方則是不願接受的事實。無論是單方麵的原因還是雙方協商分手,過去共同生活中所投入的情感、共同的財產、子女等諸多問題,又豈是一個"離"字就能輕易抹去。因此,許多離異的夫妻反目成仇,把離婚過程演變成一場激烈的戰爭。
在離婚大戰中,昔日同床共枕的伴侶轉眼間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這到底是人性的一個弱點,還是婚姻的一種悲哀?且不去探究其中深層次的根源,單就這場"戰爭"的結果來看,也是得不償失、後患無窮的。不僅使雙方的精神飽受煎熬,也使孩子在父母的互相仇視和爭鬥中備受折磨、無所適從,甚至誤入歧途,成為父母離異的犧牲品。
當夫妻的緣分到了盡頭,離婚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如果結局注定要分手,又何必把過程搞得如此艱難。也許你是出了一口氣,那又能怎樣?這個經曆帶給你的又是怎樣的傷痛?不如表現得灑脫一些、溫情一些、理智一些。通過協商或法律手段爭取自己應得利益,安排好今後對子女的撫養問題。這不僅可以讓自己少一些痛苦的經曆,更重要的是讓雙方不至於為敵,給子女在今後獲得父母應盡的關愛留下空間。
婚姻關係顯神通
"我們倆都是公司的高級主管!可是,為什麼老是我做飯、收拾屋子,他卻隻坐在電視機前看報?"
"當初,他也和我一樣想要孩子!可是為什麼現在換尿布、喂飯、給孩子洗澡全是我的事,他就光知道逗孩子玩,這不公平!"
"當然了,我理解,他剛丟了一個大合約,心裏別扭,自尊心受挫,我應該注意他的情緒。可是為什麼當我在法庭上辯護失敗,我的客戶失望時,告訴他,他卻連聽都不願聽?我是不是也該受點平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