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曲突徙薪

有一家人家的灶,煙囪是直的,煙囪旁邊還堆著柴草。有人看見這種情況,便對那家人家說:"你們這樣很容易引起火災。應當把煙囪改成曲的,並把柴草搬開。"那人家卻毫不在意,根本沒有理他。

過了幾天,那人家果然因此失火了。左鄰右舍,同來救火,好容易才把一場災禍撲滅。好幾個人在救火時受了傷,有的甚至被燒得焦頭爛額。那家的主人為了答謝鄰居的幫助,特備酒飯請客。救火時出力的人,全被請到了,受傷最重的人,坐了首席。

但是,最初好意提出勸告的那個人,卻被忘記了。因此,有人作了一首詩,其中兩句道:"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是上賓。"(突,煙突,即煙囪;徙(xǐ),遷徙,搬走的意思。)這個故事,曾被搜集在漢朝劉向編撰的《說苑·權謀篇》中。《漢書·霍光傳》也曾引述。霍光是漢宣帝時一個掌握實權的大臣。有個名叫徐福的,曾上書宣帝,勸請不要過分驕縱了霍光,以免造成禍害。這意見未被重視。霍光死後,果然有人告發他的後代陰謀叛變,宣帝便下令鎮壓,並嘉獎鎮壓有功的人員,而徐福卻沒有受到任何表揚。因此有人向宣帝說了上述的故事。

"曲突徙薪",後來就成為形容預防災害的一句成語,是"防患未然"的意思。"焦頭爛額",也成為一句成語,它不限於形容火傷,而更廣泛地被用來比喻事情辦不好、麻煩很多、不易解決的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