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任人唯賢

公元前202 年漢王劉邦登基,做了皇帝,稱為漢高祖。文武百官前呼後擁,畢恭畢敬。這是農民兒子出身的皇帝在幾年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呀。於是他在洛陽南宮擺設慶功酒宴,大慶三天。大家喝著、說著、笑著,非常熱鬧。劉邦也非常高興,他對大家說:"各位諸侯將領,今天是大慶之日,你們都說心裏話,不許欺騙我,告訴我,我劉邦為什麼能獲得天下,而項羽為什麼卻失了天下?"大夥酒是沒少喝,可誰敢說胡話。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說唱著恭維話。將軍王陵說得更好,他說:"陛下派壯士去披甲征戰,攻下城邑就封給他,有封有賞,有利可圖。陛下能與天下同利,所以大家肯賣力替你打天下。而項羽卻不封不賞,所以丟失天下。"有人接著說:"不僅不封賞而且還妒賢忌能,賢能的有功的還要被陷害,遭懷疑呢!"劉邦笑了笑說:"你們說得很不全麵,我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是用人上能夠知人善用,任人唯賢。我任用了三名大賢人。

其實在深謀遠慮上我不如張良,在治國安民上我不如蕭何,在統兵攻城這方麵我更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夠重用這三位當世豪傑,所以才能取得天下。而項羽隻有一個範增,卻還不能重用。

這就是他失敗的根本哪!"這句成語指任用人隻以德才優秀作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