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吳、越是相鄰的兩國,為了爭奪霸權它們經常打仗,形成世代仇恨。
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就是在攻打越國時被越國將士的亂箭射死,臨死前他叮囑兒子夫差一定要為他報仇。
三年後,吳王夫差為報國仇父仇又發兵攻打越國。雙方大戰於夫椒(現江蘇省蘇州一帶),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吳王俘虜。
越王勾踐一心想活著回到越國報仇雪恥,於是請求到吳國去當吳王的臣下,伺候大王。吳王夫差為顯示自己的大度,於是答應了他的請求,決定不殺他。
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他住在闔閭大墳旁的一間石屋裏,每天幹著喂馬、掃馬糞的髒活。每次夫差出去遊玩,勾踐總是先趴在地上做馬梯,讓夫差踩著自己的背脊上馬,然後再拿著馬鞭走在車子前。很多人取笑他說:"看,大王的馬夫。"勾踐聽了,就像沒聽見一樣,臉上絲毫不流露出怨恨的樣子。
就這樣勾踐在吳國忍屈受辱過了三年,三年中,勾踐小心翼翼地伺候吳王,百依百順,周到詳細。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踐就跑來伺候他。正趕上夫差要大便,等勾踐攙扶著夫差大便回來後,勾踐又返回去掀開馬桶看了又看,聞了又聞,突然轉身向夫差磕個頭說:"恭喜大王,您的病已過了危險期,再過幾天就好了。"夫差問:"你怎麼知道。"勾踐說:"我檢查過你的大便,知道您肚裏的毒氣已散發出來了。"夫差被勾踐的如此"忠心"所感動,病好後就放勾踐回越國了。
勾踐回到越國,決心洗刷恥辱,報仇雪恨。為了念念不忘在吳國時的悲慘處境,他故意磨練自己的意誌,每天晚上都睡在柴草上,還在住處吊著一隻苦膽,吃飯、睡覺前都要嚐一嚐苦膽,提醒自己永誌不忘失敗的恥辱。
同時勾踐還采取了許多富國措施,努力發展農業生產,幫助百姓種地、紡織,積極訓練軍隊操練兵馬。他苦心努力,設法複興國家。
公元前473 年越王勾踐終於選擇了適當的時機,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吳國。吳國大敗,吳王自殺。越國從此成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這句成語形容刻苦自勵,憤發圖強,或立誌為國家報仇雪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