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宰象“
相傳明末清初時候,有一年,一股成千上萬的敵人,從九龍江那方衝過來攻打因遠,把因遠街團團圍住。因遠街白族人民,紛紛奮起抵抗,關起城門,日夜防守。由於敵兵成千上萬,連續攻打,白族人民寡不敵眾,大夥就商量好,準備在一天黃昏時往城外山裏撤。
到了約定的時刻,大家開始悄悄出城撤退。這時,有個名叫李相的青年,為了讓鄉親們平安順當的出城,就獨自一個人提起一把大刀,來到南城腳大石橋邊觀看動靜。
不料,李相剛到大石橋下藏好,敵兵就又衝殺過來,要攻城了。他仔細一看,隻見敵軍大將騎著大象,手提大刀,帶領敵兵,衝殺過來了!敵軍大將來到大石橋邊,勒住戰象,東吆西喝,指揮敵兵攻城。城裏的人隻好趕快關起城門,不再撤退了。已經撤出城的人們,隻好趕快躲在土包包後麵或田埂下,不敢再動一步。李相想,要能一下子殺死這個敵軍大將,該多好啊!這可得想個辦法才行呀!正在這時,跑熱了的大象,很想喝水。它見大石橋下淌著清清的河水,就喘著粗氣,甩動長鼻子,把鼻子伸到石橋下去喝水。躲在橋下的李相,靈機一動,舉起鋒利無比的大刀,往大象鼻子上猛猛的使力一砍,竟把大象鼻子砍斷了!大象一驚一疼,亂蹦亂跳,發了狂,轉過身來,一直往敵兵隊伍裏亂衝亂踏。
敵軍大將被大象掀在地上,跌得頭破血流,伸直兩腿,動彈不得。敵兵被大象踏傷的踏傷,踩死的踩死,加上沒人指揮,嚇得爭相逃命,亂成一團。白族人民一見,撤出城外的,掉過頭來趁勢追殺敵兵,城裏原先準備掩護撤退的小夥子們也連忙出城奮勇追殺。在李相的帶頭衝殺下,敵兵一下子就四散逃跑完了。從此,敵兵再也不敢來攻打因遠街了。
白族人民非常尊敬這位砍掉大象鼻子、機智勇敢的青年,大家都不叫他的真名李相,而是叫他李宰象。為了紀念他的功勞,就把南門大石橋改名叫做"太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