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清遠飛來峽(1 / 1)

第九十五章 清遠飛來峽

廣東清遠縣城北公裏,有一段北江流經的峽穀,長公裏,稱清遠峽、中宿峽。又因下遊峽口有古刹飛來寺,名為飛來峽。沿岸有座山峰,陡崖壁立,鬱鬱蔥蔥,急流翻騰,水色青碧。蘇東坡曾以"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這兩句詩來形容這裏的景色。

峽中除山青水碧以外,還有許多亭台樓閣裝點其間。景觀最集中的是飛來寺、藏霞洞、飛霞洞等處。飛來寺創建於梁武帝時。關於它的來曆,有兩種傳說,一說是軒轅黃帝二庶子太禺和仲陽化為神人,將安徽舒州的延祚寺在一個風雨之夜移到這裏,途經梅嶺掛落一角,在梅嶺留下了掛角寺,移到清遠的稱飛來寺。另一說是和尚李飛創建。他寫了一個偈(jì)說:"我名飛,來到此地便落成寺宇,是名飛來。"唐傳奇中的《袁氏傳》就是以這座寺為背景的。寺廟臨江,大雄寶殿前有玉堂春樹,廣東僅幾棵,春天滿樹白花,香氣撲鼻。寺內原有武則天賜給飛來寺方丈的千佛袈裟,兩口大鐵鍋,一口可供五百人,一口可供一千人,還有明鑄的大銅鍾,"文化革命"期間遺失。蘇東坡當年在此釣魚的釣台尚存。從山門到寺背後的峰岩,有江邊台石、飛來古寺、愛山亭、飛泉亭、交影亭、獅子石、歸猿洞等十餘處佳景。

從飛來寺沿江北上四公裏,登左岸,過錦霞洞石牌坊,踏石階,入峽山,一路去飛霞洞,一路去藏霞洞。兩洞開辟於清同治年間和民國初年。建築麵積達四萬六千多平方米。藏霞洞原是道教修煉之地,內有一些祠觀。飛霞洞則是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洞府,規模龐大,有三百多間廳房。層層殿宇依山而上,高低錯落,回環相通,有飛霞通津坊、知止亭、禮耕書屋、樂善山房、軒轅祠、六角亭、鬆峰亭、鳳凰樓等,窗明幾淨,清淨幽雅,人稱"仙廟"。這兩處山峰險峻,怪石流泉,處處是景,堪稱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