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雲端(2 / 3)

“要人,嗬嗬嗬,要誰呀?——是要天神哪,還是要地神呀?”

“別裝了,安清大將君!您難道不知道嗎——我們來要誰?!”

“笑話,你們要誰,我如何知道。”

“大哥,別與他說話了,直說,我們要那紫煙與白蓮!”

“哦?是嗎?我倒想知道你們是想要人——還是想送人?”大神本在得意之處,一聽此言,笑容頓失,兩眼放光:“你說什麼?”

安清將君笑笑:“大神,你那麼大的反應幹什麼——我說錯了嗎,你們是來要人還是送人。要人,是把紫煙與白蓮給帶走;送人,是把紫煙與白蓮送給那陰曹地府。怎麼,你們那麼大的反應,看來是想送人了?啊,哈哈哈——”安清將君說著,在“送人”兩字上著了一些力度,但不易使人發現,可恰巧還真有一人聽出了這兩個字,這個人並非他人,就是小玉倓。

“哈哈哈,難道這堂堂的三界極神九天上仙五元無量大天尊就會耍嘴?”

“嗬嗬,確實,老朽見你們如此的興師動眾,不免心中有些害怕。所以,老休想要拖延時間,等著救兵來了,嗬嗬。”說話間,安清將君突感異常,回頭一瞅,隻見走出來一個姑娘,安清將君一看,正是白蓮。身後隨著紫煙,顯然紫煙還沒有真正恢複,臉色還有一些白黃。二人往這邊走著,眼看快到了安清身邊,卻突然從二人身邊升起東西南北四道屏障,把兩個人護的結結實實。安清將君搖著花蒲扇,笑道:“在裏麵好好呆著,沒人能傷害你們!”一句話惹惱大神,他偏了偏頭,劍神明白,腳尖點地便刺了過來,對準屏障。但剛到離屏障一丈遠的地方,就被金光給反刺過來,一下子甩出幾丈遠。眾妖大驚。大神眼珠一轉,遲疑片刻,大聲喝道:“安清!看來你是不給我她們了?!”

“這還用我講嗎?”

“那好,弟兄們,先殺了這個大天尊!”說著,身先士卒,舉著拐杖就輪了過來。安清將君一扇花蒲扇便給抵了過去。那幾人一看,便各舉兵器,衝了過來。小玉倓瞪著小眼睛細細觀看,但見這場仙魔大戰,真個不同:

五光十色,七彩琉璃。金光道道刀劍影,煙氣閃閃拂塵風。這一場好戰,真個是黑白烏素齊顯亂。黑是煙霧重彌漫,白是浮雲動升華,烏是惡氣橫生陰颯暗素是紫氣東來明無斑。仙魔鬥,不一般。仙有法,魔強幹。你見他,層層疊疊黑雲滾,密密麻麻金光散。西起重山東出水,直衝個眾魔頭昏腦也亂;南飛禿鷹北奔獸,直逼個眾魔心膽動顫。拐棒飛起濃漫漫,獸走鳥飛好虛景。劍戟一動西山裂,蒲扇一擺東水平。茫茫乎大仙果不負重望;汶汶乎似有非有一光明。高仙高,三十三天齊淩霄;眾魔立,八十一層夫夷地。殊不知,是個道高一尺魔一丈;還是個,斬妖除魔仙家強。

小玉倓仔細看著,半晌,忽然看見戰場之中飛出一個人來,小玉倓一看,差點笑出來,出來的正是那個拿玉簫的妖怪,說他是妖怪一點不假,你見他今日穿的是不同於其他妖魔的紅衣服,手中拿著一把玉簫。扭扭捏捏,在那裏連哭再喊,小玉倓趕忙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心中說道:哎,感情你是最沒用的,原來真是人不可貌相呀。正想著,護肩那裏又飛出一人來,小玉倓一看,原來是那個拿戟的。小玉倓不看這二人,單看那安清將君,你見他,手中一把花蒲扇是上下翻飛,霞彩熠熠,紫氣綿綿。麵對三強妖是冷靜對戰。麵不改色,氣不虛喘。一用力,又打飛了一個拿劍的。小玉倓是暗中較好,舉起手來砸在了樹枝上,而這舉動,小玉倓可有些著急了,因為他細微的聽到了鈴鐺的聲音。果然不假,鈴聲傳入了靈霄殿“叮鈴鈴,叮鈴鈴~~~~~~”

“安清將君有難!”四值功曹驚呼起來,連忙分頭去講明這個消息,片刻之間,靈霄殿就據擠滿了神仙,女媧娘娘坐在正北方的寶座上點兵派將,先是千裏眼順風耳找準了位置,接著,眾仙便出發了,你聽那戰鼓齊擂,金雲蓋天。這一邊,幾個妖魔一看,是大吃一驚,大神虛晃一招,飛出圈外,大聲喝道:“嗬,難不成這麼高的神仙也會請人,我們抵不過,後會有期!”說著,朝地上的四魔一揮手,眾魔離去。

萬仙降臨。小玉倓大吃一驚,安清將君一看,騰雲起霧,與眾仙照麵。老將君邁著輕輕的步伐,來到女媧娘娘麵前,搖著花蒲扇輕笑道:“諸位如何到此?”“您,您沒有事?”女媧娘娘一臉詫異,問道。“有事?老朽沒有事情,娘娘擔心了。”“那為何四值功曹驚呼您有難呀?”“這……奧,好像是我那徒兒,不小心動了金鈴鐺吧。”“您的徒兒?”女媧娘娘不解地問道。

“是呀,老朽剛剛收的徒兒。”

“喲,這等好事怎麼不傳個信息?走,帶您的徒兒來,我也看看哪個小子能入您的心。”

“哈哈哈,改日吧,這麼多的神仙,您不怕把我徒兒嚇著,我還怕呢。好了,娘娘,班師回去吧,勞師動眾的在這天上,成何體統呀,快點回去吧。”

“那好吧,老將君,您自己保重,我們走了。”女媧娘娘說著,便領眾仙掉頭離去。安清將君立在此處,揮動著手:“等我的好消息,等著我把玉帝領回去!再見了,走吧,走吧!”待眾仙離去後,安清將君才下了雲端,正好看見小玉倓在桃源,安清將君漫步走來,笑容滿麵:“倓兒呀,為師要謝謝你了,要不是你,哪能這麼快就結束,做得好!”

“啊?”小玉倓好像是在這等著他的批評呢,結果安清將君言出他處,不禁臉上浮笑,“師父,打這一仗累嗎?其實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經意弄響了那鈴鐺。”

“嗨,我不說了嗎,這個不經意好,幫了為師大忙。走,你快去吃飯吧。”說著,便領著小玉倓向這邊走來,看見紫煙與白蓮正在收拾東西。你道那紫煙與白蓮不是在屏障裏嗎,其實,安清將君給她下的這個屏障,是別人攻不進去,自己卻可以出來,所以待妖魔一走,二人便出來了,現在正在盛飯,紫煙端了碗來,卻突然發現此地無放碗之地,便一拈手指,但見茅屋前麵又出現一張石桌,四個石凳。都是精雕細刻一般,小玉倓見此便往湖邊洗洗手,前來用餐。二女一童石桌上吃飯暫且不提,單說安清將君,立在湖邊,環望四周,看這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張口念道:

“萬山繞水水繞山,紅雲頹流遮半天。

一枝白蓮出水淨,兩岸青草沐風顏。

千山花中三分臭,萬裏日下一山寒。

問得此生如何過?心清似水歸桃源。”

交代到此暫且不提,春夏無事,安清將君無非是教小玉倓讀書認字,說些奇怪,小玉倓讀書夠快,半年時間,便讀完了四書、五經,連其餘的當時名書也看得差不多,安清將君對這個小徒弟也是越來越用心,他並不要求小玉倓讀太多的死書,倒有一點“不求甚解”的意思。但對於古代的帝王史,他卻叫他看得多,說也是奇怪,小玉倓對此倒很感興趣。

轉眼之間,春夏將盡,迎來了天高雲淡,風清氣爽的秋天。

桃源之內依舊無事,單說皇宮之中,因下相兵起,危害朝廷安寧,皇朝為此弄得是沸沸揚揚,另外,丞相可文告老還鄉,朝廷無主,因此,皇帝周安成下了一道請賢令,以求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