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番外:故事會不會有結局(1 / 1)

“從前的從前,有一個公主愛上了一個和尚。”

“公主怎麼會愛上和尚呢。”

“因為那和尚長得俊吧。”

“會有我俊嗎?”

“我覺得他要比你俊。”

“為什麼呢?”夙夜有些不高興。

“因為公主喜歡上了和尚,如果你比和尚俊,公主喜歡的不就是你?那……”我呢,茯苓不知為什麼會冒出這種想法,頓時有些羞人。“你不能好好聽故事嗎!神仙都能看上妖怪,為什麼公主不能喜歡和尚呢!”

“啊,原來是這樣,那我好好聽便是了。”

“有一天呢,公主終於決定要向和尚表明心意。”

“然後呢?”

“然後啊……然後……我也忘記了。”

……

其實,故事是這樣的……

在一個不知什麼時候的時間發生一個不知在什麼地方的寺廟,寺廟的名字叫做“結緣寺”。

“明明是寺廟,又哪裏來的結緣一說?”

曾有人不止一次的問過這寺廟為何要取個像是男女幽會之地的名字,從山上砍樵的樵夫,到山下腰纏萬貫的商人富賈,甚至是偶然路過的高官貴人也好奇,所以這時對於新弟子的這個問題,方丈隻是笑笑,捏起手邊的剃度的金刀,熟練的撿起他的一撮烏發,有極為,正道的語氣說:“第一刀,誓斷一切惡.第二刀,願修一切善.第三刀,願度一切眾生。既入佛門,便是同佛結緣。人降生到這世間本就是他要來結塵緣,佛門的登堂入室講究的是了卻塵緣,既然要了,便要學會結緣。有始才有終,有因才會有果,世間萬物都逃不過這因果,既然逃不過,就結一結這塵緣。有人管這叫聽天由命,我卻覺得這是難得的通悟。”方丈略微停下,掃去他後頸上的發絲,然後繼續操刀,為他剃度,問,“你可知你母親為何要將你送到這裏來出家?”

“不知,也不想知道,母親自有想法,或許是關心我罷。”說到這裏,他的眼睛有些暗淡。

“你當真如何想?”方丈收起金刀,拿一把浮塵掃去他的頭發,剩個帶青的光頭,被方丈點了六個新點。

“嗯……”他低聲應到,卻是將頭埋了下去。

“如果你是真不在乎,也不會來這兒,貧道也不想為難你,隻不過你既入佛門。也要學會什麼是放下,什麼是佛。”方丈再將一串檀木的念珠掛在他頸上,扶他站直了麵著高大威武的釋迦摩尼佛像,嘴裏呢喃著晦澀難懂的佛經,讓他有些發昏。於是這儀式昏昏沉沉的就過了,方丈隻是叫個師兄帶著他,便一個人走了,想來是有事要做。

那師兄的為人不壞,法號叫是千善,隻是麵目有些唬人,一副山中土匪的樣子,聽同個道房的師兄說,他似乎先前就是這山頭的土匪,被官兵剿了,後被方丈收留,才向了佛,悟性還不錯,當匪時的煞氣早就消失不見,那身功夫卻還在,方丈也沒有讓他荒廢,帶這一眾師兄弟練著拳腳功夫。

他在後院做清掃,腋下夾本佛書,掃地時就背上幾句,有時候也會呆呆的站在井口,看著井裏的另外一個自己。來回幾天,倒是背熟了那佛經,就是對那意思總是一知半解。

“靜思師弟,又被佛經困住了?”千善提了把掃帚便要幫著他掃。

他被安了個“靜思”的法號,因為他從來是沒有名字的,剛叫時還反應不過來。“啊!不用的……不用的,師兄就去用早膳罷!”靜思看到他這樣子,連忙擺手示意不用幫忙。

“無妨,再說住持找你議事,若是等你回來再掃,香客們怕是要笑話這新弟子不懂規矩。”千善的調侃讓他的臉一下通紅,手腳慌亂的說:“那……那就麻煩師兄了,我……我現在就去!”

“記得,住持在大廳,別走丟了呀!”千善繼續笑道。

“知……知道了!”

……

這樣的小日子很是平常,就是十年了,也不比那竄高的個子引人矚目。十年的生活都是平淡的,讓靜思什麼都不去多想,他對佛學的領悟能力超過了寺廟裏的絕大部分人,也是上得了台麵的講師,有了一部分的名氣。或許值得一提的是千善師兄下山的遊曆,立誌要行遍天下黃土,要結一段塵緣,走之前聽住持說,他讓師兄在凡塵之後師兄不用每日的剃發,而千善卻撓著頭,以習慣為由拒絕了,住持也不惱,笑著送他下山,什麼都不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