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跟周文是同學亦是同事。
初中畢業了,因為學曆不高,她們工作選擇並不多,無非就是些藍領職業,服務員、導購、營業員什麼的,李萱的舅舅在x市的工廠上班,將畢業後的李萱領到了工廠工作。
李萱的舅舅李濤在工廠是做設備維修的,李萱則是操作員,看機器的。
李萱剛看到設備很是害怕,那個機器就在那邊自己動來動去,注塑好的模具剛開始很燙,老員工教了李萱怎麼將一個大模具上的兩個模型拆開,然後扔進前麵的箱子裏,這個廠子生產的模型是用於其他工廠裝配手機的時候用的固定架對外觀上沒什麼要求,所以隻要大概完整的就可以了,設備速度很快,老員工幫助了半個小時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位,剩下李萱滿頭大汗的跟那些模型奮鬥……
後來,李萱對周文經常講起她剛出來的樣子。
在那個注塑廠一年後李萱的舅舅就回家了,李萱則沒有回去,但也沒有繼續待在注塑廠,而是打算去更大的工廠工作。
正打算換工作的時候,跟周文聯係得知周文沒有結婚待在家裏,就問她要不要跟自己一起找工作,周文欣然答應,雖然周文的父母剛開始不同意,但是也拗不過就同意了周文出去打工。
周文的父母是農民,收入隻夠溫飽,沒什麼積蓄,手頭上就有五百塊錢,父親就將四百五十塊錢塞給了周文,原本父母擔心周文隻身一人前去,車票價格就八十塊錢,如果周文父親送她來回就要一百六十塊錢,隻能借了別人家的三輪車送到了火車站,不舍的看著周文擠進了擁堵的火車裏。
周文之後回憶,十八個小時的車程,為了省錢她沒有舍得買一盒十五塊錢的盒飯。
出了火車站周文跟著大隊出去,沒有手機聯係的周文隻能選擇在原地等待,幸虧半個小時之後李萱跟朋友找到了她。
隨後轉了兩個公交車兩個多小時才到了李萱的住處,周文看到眼前的一幕很是驚訝,她以為在外打工的李萱過得很好,可是出租屋卻是那麼狹小,除了一張床,就有一點空間可以走路。
送完李萱跟周文,李萱的朋友就回去了,而一年多沒見的李萱跟周文聊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