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東海郡,朐縣,糜家。

糜家大宅足足有五分之一個縣城大,可以,糜家三代經營之下,整個朐縣,幾乎相當於糜家私產了。

其實,按照糜家大漢五大豪商之一的身家,起碼應該紮根於徐州,東海郡郡治所郯縣,這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奈何,豪商的身份過於底下,即便有錢也沒用,若是真去了郯縣跟那些世家大族搶地方,必然要被人吃的骨頭都剩不下。

這也是糜家之所以一直紮根在縣城的原因,起碼,這個縣城沒什麼世家大族,糜家可以徹底掌控這裏。

人貴有自知之明,這也是糜家的生存之道,這麼多年來,糜家一步步發展壯大,到現在身價之富,起碼在徐州是最頂尖的,卻一直沒有被那些狼一樣的世家大族吞並便在於穩守根基。

整個朐縣被糜家經營成鐵板一塊,良田十萬畝,佃戶數萬人,各類工匠應有盡有,幾乎可以達到自給自足,一旦逼急了糜家,隨時可以拉起一隻數萬人的造反大軍,再加上糜家再徐州的各種布置,多了不敢,攪的整個徐州翻地覆絕對沒有問題。

整個徐州,沒有任何一個家族想徹底激怒糜家,家族沒能力,大家族的話,一個搞不好,很有可能被糜家拉坐墊背的,這也是糜家能安然發展到現在的原因。

不去搶奪世家的利益,本身又像刺蝟一樣不好下手,再加上這三代家主,個個都是人中豪傑,血性十足,隨時抱著跟人同歸於盡的思想,所以才走鋼絲一般發展到這種地步。

其中若是有一個家主是貪圖享樂,貪生怕死之輩,糜家早就完蛋了。

此刻,糜竺手裏拿著糜芳寫回來的信,易經反反複複整整看了三遍。

其中詳盡描述了遇到龐家,之後發生的每件事,從被伏擊,到危在旦夕之時王軒出手,再到王軒反身回去殺了龐家主家一脈,事無巨細寫了個清楚明白。

把絹布放下,糜竺揉了揉眉心,心裏忍不住開始嘀咕起來。

王軒出現的有些巧合了,可以不早不晚,早了算不上救人一命,晚了糜芳兄妹也許就死了,這讓見慣了爾虞我詐的糜竺然帶著幾分懷疑,可王軒隨後帶回來龐家家主和嫡長子的人頭,這其中共有多少風險糜竺心知肚明,如此看來,王軒應該是真心實意幫忙。

“唉……”糜竺歎了口氣,雖然心裏知道從黃巾之亂開始後,下一變得不太平起來,可也沒想到這次出行會遇到這麼大麻煩,心裏難免升起對弟弟妹妹的擔憂。

但本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哪裏知道,會麵陸陸續續的,糜芳的信就沒停過!

先是妹受到驚嚇一病不起醫生束手無策,隨後是王軒閉關後竅施妙手徹底治愈了妹病情,緊接著便是妹對那王軒升起了情愫,隨著靈帝駕崩,王軒評論下即將大亂,他們要慢慢靠近洛陽準備撈點好處。

幾乎是每三五一封信的速度,糜竺這心裏就沒消停過,直到最後這封信到來,糜竺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徐州,去見見這位王軒王公子,同時也找機會參與下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