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軒的招賢令畢竟與當年秦孝公和燕昭王的不同。

這兩人靠的是賣慘、放低姿態、高官厚祿,而王軒這個,總結起來了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四百年前用來造反的口號,被王軒美化一番後當成了招賢榜給放了出去。

事實上,德行這個東西跟當官有什麼關係嗎?

明白人都知道,當官靠的是能力,是政治嗅覺,弄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過來有什麼用?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千古不變的道理。

這一點,這些世家主,這些當官的人不明白嗎?

對,但不代表支持。

所以便出現這麼一幕,招賢令隻在各處張貼了短短一,就被大規模地撕了下去,當然,一時間就夠了,人本身就是最好的傳播渠道,撕掉不撕掉根本無所謂,該知道的終究都會知道。

這一點,各大世家和各大諸侯也都明白,但,沒用也要撕,這就是表明一個態度。

王軒這一手,可以以最短的時間,讓劉備的名聲傳遍整個大漢,一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點都不過分。

當然,這裏的‘人’不指百姓,而是指那些在亂世裏,心理多少有些想法的人。

牽招,字子經,安平觀津(今河北武邑東)人,此刻便看著手裏的招賢令,一副副過往畫麵在心底不停湧起。

十餘歲時,牽招為同縣樂隱的學生,少年時便與劉備英雄同契,成為刎頸之交。

是的,此刻7歲的牽招才是最先與劉備相交往的三國著名武將,中平六年,十常侍之亂,何苗、樂隱被害,牽招與樂隱門生史路等人,冒著危險收斂樂隱屍體,載其還鄉,此時處於隱居之中,看到劉備發布的招賢令,心中那股熱血再度湧起。

雖然現在冀州再袁紹治下,冀州牧袁紹也已經派人來征辟他,可一邊是當年的兄弟,一邊是素不相識的袁紹,牽招毫不猶豫地扔掉了袁紹的征辟文書,毅然決然地吩咐管家,“變賣家產,收拾財務,與我一起去齊郡!”

幽州,漁陽雍奴,田豫看著牆壁上的招賢令一時神情恍惚,早年劉備投奔公孫瓚期間,田豫當時年紀還,一直托身於劉備身邊,後來家中老母病重,這才返回老家照顧老人,前段時間老母去世,本想守孝三年,此刻看到劉備的招賢令,不由得想起幾年前生活的點點滴滴,漸漸的,眼中充滿堅定,朝著男方看了一眼,扭身便朝著家中走去。

就在所有人目光都放在招賢令本身之上時,私下裏,之前王軒撒出去的遊俠兒也開始運作起來。

首本紙質書籍,新編撰好的《論語》開始出現在大漢各處。

“孫兄!”一人顫抖著手,死死抓著手裏的論語,隨即又想到什麼,趕緊放開,心疼地上下翻看一下,生怕自己用力過大按出手印來,仔細一看,上麵依舊光潔,這才常常鬆了一口氣。

“此書,此書,孫兄是哪裏得來的?”聲音中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男子看向他口中的孫兄。

“通過一個友人買來的。”孫姓男子十分自得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