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陵,袁紹死後的第七,一支浩浩蕩蕩的出喪隊伍從甘陵城中出發一路向南而去。
許攸等人都在隊伍之中,現在已經是從劉備哪裏離開的三之後了,可一群人臉色依舊難看。
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人徹徹底底的看不起,或者,已經不是看不起了,而是看不見……
這對他們的打擊極大,好在,他們還是留了一些後手的,即便他們以前篤定劉備會掃榻以待,但抱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想法,最後果然還是用到了。
好在時間還夠,夠給袁紹半一個轟轟烈烈的儀式,而他們這些作為臣子的,扶棺南下,全君臣之大義,也是一段千古美談!
當然,更重要的是,沒人會阻攔他們,名聲言順地脫離冀州這個是非之地。
這倒不是他們有多麼怕死,若是換個諸侯,真的不敢拿他們怎麼樣,即便是走的再如何過分,最多不是自己身死而已,絕對不會連累家族,而在這一點上,王軒的名聲極其差,動輒滅人滿門。
別什麼到蠻荒之地行教化之事,那種直接送到海外的行為跟滿門誅絕在士人眼中沒任何區別。
也正是因為這種惡名,這些人還真的不敢跟王軒真的撕破臉。
別看他們關係盤根錯節勢力龐大,相對的,顧忌也更多,而像王軒這種人,各大世家連王軒家室都找不出來,自然沒任何能製衡的辦法。
整個河北,乃至兗州的得到消息的世家,全都在關注著袁紹之死這件事情,想看看劉備到底準備如何處理。
沒有阻止,沒有殺戮,整個劉備勢力竟然當這件事情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忽略過去了,這實在讓這些世家之人不能接受。
堂堂的第一諸侯,威震宇內的袁紹袁本初之死,竟然讓敵人正眼看一下都不能做到,實在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對幽並冀三州的世家來,這無異於一個巨大的悶棍,打的他們頭昏腦漲。
畢竟,他們比之袁紹都遠遠的不如。
至於許攸他們拜訪劉備的事,劉備這邊沒傳出去任何消息,王軒可以要求的這種淡漠處理,而他們自己也不願意把自身窘境暴露在人前,所有,根本無人知曉,哪怕麴義等人,也隻是知道——許攸等人去投誠了——許攸等人灰溜溜的回來了……
而許攸等人,在把袁紹的屍身送回汝南之後,扭身全部投到了曹操麾下。
至於城內的五萬大軍和麴義等一幹將領,在外麵的大批潰兵全部收攏處理完畢之後,便被王軒安排人收編了。
麴義擔心的那些東西,王軒完全沒放在眼中,全滅白馬義從又如何,劉備連李儒都原諒了放在身邊,他公孫伯圭難道比劉備還大麼?
至於對公孫瓚的辭,王軒已經想好了,“伯圭兄,那麴義竟然帶著大軍投降,我決定將計就計,把人騙過來之後讓伯圭兄親手幹掉他。”
“伯圭兄別什麼千金買馬骨,也別什麼各為其主,當初玄德公原諒李儒的時候我就已經很不滿了!”
以公孫伯圭這種重情重義的性格,真要拉著他去殺麴義,其反倒不會下手了,這一點,王軒十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