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東籬把酒黃昏後(1 / 2)

東籬社區坐落在南山腳下,和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雖然看起來像是一種巧合,但也沾染了那時的意境。

接待他們的是社區負責人陶書記,別說還真的姓陶,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

飽讀詩書的夏喬冒昧的問:“陶書記,您和陶淵明什麼關係?”

夏桐瞥了她一眼,然後笑著說:“陶書記,如有打擾,還請多多擔待。”

陶書記很客氣的說:“哪裏話,客氣啦。”

夏喬“哼”了一聲,表示抗議。陶書記明白她的意思,笑著說:“我和陶淵明的關係就是都姓陶,其它的也沒有什麼關係啦。”

陸婉兒“噗”的一聲笑了起來,心想終於可以看到夏喬落難時的樣子了。

夏喬不甘心,但是迫於哥哥的武力鎮壓,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

陶書記的助理見來了客人,沏了一壺菊花茶,招待著他們入座。菊花茶,最適合這裏不過了。東籬、南山、菊花,這三者之間的結合,瞬間就有了一種文化底蘊的厚重感。

陶書記示意:“先品嚐一下。”

大家不約而同的喝了一口,可能隻有用心的人才會感覺到其中的味道。

夏桐好像對茶很有研究,特別是最喜歡的菊花茶,那是信手拈來。他細細品味著茶水的味道,然後說:“這應該是用南山山泉水泡的茶。”

夏喬看著他那一副很認真的樣子就來氣,反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他若有所思的回答:“當我輕抿一口,閉上眼睛,就會聽到泉水叮咚的聲音。”

陶書記好像找到了知音,拍手稱讚:“別說,南山上還真有一眼泉水,就在南山寺的門前,此茶正是用此泉水泡的。”

夏喬自動進入了搶答環節:“那泉肯定叫南山泉。”

陸婉兒看到夏喬那麼急於建功,她偷偷用網絡搜了一下那個泉眼的名字,她想在夏喬的頭上拔個頭籌,以此來耀武揚威,趁機來打擊報複一下。她假裝猜測道:“應該叫甘露泉,這泉水像露水一樣彙聚了天地之靈氣,所以喝起來特別的甘甜爽口。”

陶書記看了一眼陸婉兒,然後笑著說:“恭喜你,答對了!”

夏喬知道她肯定搞了鬼,不然怎麼一猜一個準。這接連敗下陣來,一般人的話,臉上真有點掛不住了,但是她可不是一般人,她認為一定有機會能夠反敗為勝。她先忍著,默不作聲,精心凝氣,用心的品嚐著用甘露泉水泡的菊花茶。

夏桐對甘露泉充滿了興趣,問陶書記:“這甘露泉名字的由來想必是有什麼典故吧。”

“據說在南山寺曾經住著一位王爺,他喜歡菊花,精通音律,唯獨不喜歡帝王權術,所以隱居於此潛修音樂,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有一天,他懷念起了曾經的一段感情,於是坐在青石上彈起了琴,南山被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一個化緣的僧侶目睹了這微妙的場景,叩首曰‘此乃人間甘露’,後得名‘甘露泉’。”陶書記說著那段故事,充滿著敬畏。

“後來,那位王爺怎麼樣了?”陸婉兒喜歡多情的王爺,她已經被吸引的目不轉睛,看來她是動了情。

“為了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他做了皇帝,完成大業之後在南山寺出了家,最後化作一滴眼淚葬於南山之中。” 陶書記喝了一口茶,眼角有點泛紅,然後接著對他的助理說:“你給他們安排一下食宿,今晚上為你們接風。如果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諒解!”

夏桐代表鳳棲梧社工向陶書記道謝,然後詢問學校那邊的事情。陶書記告訴他都已經安排好了,讓他把心放肚子裏。

他們先把行李物品搬到住的地方,陸婉兒和夏喬被分到了一個房間,夏桐和一個姓秦的老師住在一個房間。房間不大,但很幹淨,推開窗就能呼吸道新鮮的空氣,南山的景色盡收眼底。

社區裏麵還有一個籃球場,健身設施一應俱全。夏桐對此還是很滿意的,不知道那兩個人會不會住的習慣。

他敲了一下她們的房門,打算看一下她們住的怎麼樣,沒想到陸婉兒正在換衣服,她讓夏喬幫她把門,夏喬卻成了內應,夏桐剛踏進半步,就被陸婉兒的尖叫聲給堵了出來。

夏喬在門後捂著嘴大笑,陸婉兒恨不能把她五馬分屍,就地正法。夏桐像失了前蹄的馬,被驚了一身冷汗,突然感覺自己好像上了自己親妹妹的賊船,這不得讓她給整死。

陸婉兒當做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但是心裏已經給夏喬記了一等功,等有合適的機會還會讓她立大功的,說不定讓她戰死沙場,封她個“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