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山摩摩塞物·毛姆
他自認為沒什麼了不起的劇本,卻被眾人認為是自"哈姆雷特"以來最偉大的傑作
在舞台劇中,古今最佳之傑作是那一曲呢?若有人這麼問,你的答案是什麼?紐約一流的劇評家曾聚集在一起,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十篇古今最佳舞台劇,排名第一的是寫於三百年前的"哈姆雷特",排名第二的既不是"李爾王",也不是"馬克白"或"威尼斯的商人",出人意料的竟是"雨"。這曲描寫性愛、信仰及血腥爭鬥的激烈劇"雨",是由山摩塞特·毛姆的短篇小說"莎蒂·湯姆遜"改編而成。
毛姆因"雨"這部傑作所獲得的收益有二十萬元之多,但寫劇本所費的時間還不到五分鍾哩!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毛姆對於自己的短篇小說"莎蒂·湯姆遜"並不十分重視,但有天晚上,劇作家約翰·可登借住他家,他問毛姆有無讓他在睡看的書,毛姆便將"莎蒂·湯姆遜"的校正稿拿給他。
可登簡直被這篇小說迷上了,而且興奮地整晚都睡不著,在房間內來回踱步,想著若將它改編成劇本。我為它想了一個晚上哩!你問我睡得好不好,我怎能睡得好呢?我一夜都沒闔眼啊!"
但毛姆絲毫不感興趣,他以清晰的口吻說道:"改編成劇本?我看可能會變成一曲陰鬱的戲,最多隻能上演六周吧!我認為它並沒什麼了不起。"但他認為沒什麼了不起的這曲陳,卻為他賺得二十萬元。
這篇短篇小說終於改編成劇本了,卻先後被五、六位導演拒絕接受,並明白地告訴他,這種劇本帝在沒有上演的價值。後來,山姆·哈裏斯導導演答應試試看,並決定由新人珍·依格絲主演,推銷劇本的經經人不滿意這種安排,要求另找知名的演員主演。
但最後仍決定由珍·依格絲主演,她極用心地演活莎蒂·湯姆遜這個相當有魄力的角色。結果,這曲戲在百老彙引起極大的震撼,連續上演四百一十五場,而且場場客滿。
山摩塞特·毛姆著名的長篇小說有"人性枷鎖"、"月亮和六便士"、"多彩的麵紗"等。也曾寫過二十幾篇劇本,最著名的就是"雨",但並非他親自改編。
山摩塞特·毛姆雖被認為是天才作家,但他自成為作家之後的十一年間,在物質方麵卻是個失敗者。在這十一年裏,他先後寫了許多長篇及短篇,但所得的收入隻有五百元而已--不過後來卻成為百萬元大作家。在那期間,屢有斷炊之虞,於是想從事有固定收入的雜誌主編工作,但卻始終無法找到。"於是決定再寫下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了,而我的個性也不適合連續做一件固定不變的工作。"這句話是毛姆親口告訴我的。雖然處於這種困境,但想留名於英國文學史的決心卻始終不曾動搖。
因"絕對確實之事"(Believeitornot)叢書而成名的羅勃·裏普列,有一次告訴我:"在社會上,有人努力地工作十年,卻無法獲得應有的評價,但後來卻在短短的十分鍾內,突然成為名人。"裏普列和毛姆就是其中的最典型例子。
山摩塞特·毛姆第一次獲得機會的經過是這樣的:倫敦某家戲院所上演的一曲戲賣座極差,必須盡快以另一曲戲替代,但為避免重蹈覆轍,必須做好籌備工作及預演,在此空檔還得找一曲戲墊檔。於是戲院負責人就翻抽屜,最後決定采用山摩塞特·毛姆的"腓烈德夫人";事實上,這個劇本擺在抽屜已一年之久了,當初他認為這個劇本一點也不出色,不過因為隻是墊檔戲,所以就倉促地推出此戲。結果卻產生奇跡,"腓烈德夫人"異常地成功,成為倫敦市的熱門話題。它那優雅的台詞,是自有名的奧斯卡·王爾德之劇以來所不曾見過的。
倫敦全市的戲院經理人,立刻紛紛要求毛姆為他們寫劇本,不到兩、三個星期,倫敦同時有三家戲院上演毛姆的戲,而且每一家都是爆滿現象。
版權稅就如洪水般流入毛姆的荷包,出版社也爭先恐後地邀他寫稿,社交界的請貼更如雨後春筍般地送到他麵前。十一年的默默無聞時代就如夢一般地消失了,山摩塞特·毛姆已成為英國劇壇最負盛名的作家。
以下的事也是毛姆親口告訴我的。他在下午一點以後絕不寫作,因為到了下午腦子就不太靈光。他現在都是在法屬裏耶維拉的摩爾式別墅樓頂的一個房間寫作,寫稿時口不離煙鬥,寫作之前,一定要看一小時的哲學書籍。
他雖然說自己並不迷信,但他的著作一定會使用有名的"惡魔之眼"圖案,所有的食器、稿紙也都有此圖案。不但如此,在他家的暖爐架上、別墅的玄開口等地方,也刻有這種圖案。我曾問他:"你真的相信這種東西嗎?"而他隻是默默地微笑著。
["雨"除在舞台上演出外,也曾被搬上銀幕好幾次,原著"莎蒂·湯姆遜"收集於短篇集"微動的葉子"(一九二一年)中,首演是在一九二二年。一九六五年去世於法國南部的尼斯。WilliamSomersetMaugnam(1874-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