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如何預防飼料黴變
一、飼料黴變的危害
引起飼料黴變的黴菌主要有黃曲黴菌、赭曲黴菌、禾穀鐮刀菌、擴展青黴菌等,它們在生長繁殖過程中能產生大量毒素,危害動物正常的生長繁殖。
1.降低飼料營養價值。黴菌能利用飼料(穀物)中的營養進行生長繁殖,降低了飼料原有的營養價值。試驗表明,長有黴菌的穀物能量損失5%、蛋白質損失7%、脂肪損失3%。
2.影響動物繁殖性能。鐮刀菌屬黴菌所產生的脫氧雪腐鐮刀醇和玉米赫黴烯酮及黃曲黴菌產生的黃曲黴毒素,能引起動物陰囊紅腫,子宮擴張、腫脹及卵巢萎縮等症狀,導致母畜發情周期延長,繁殖率下降,公畜睾丸萎縮,出現"雌性化"。
3.幹擾動物免疫係統。黃曲黴毒素能降低動物的抗病力,幹擾免疫接種與體內獲得性免疫力。單端孢黴素類是免疫抑製劑,能影響動物免疫係統,降低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
4.影響動物生長發育及生產性能。黃曲黴毒素能幹擾體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的代謝,降低畜禽生長速度。黴菌毒素還能侵害動物肝髒及腎髒,影響生產性能。
二、飼料黴變的預防
1.減少汙染。飼料廠在采購原料時要加強檢查、驗收,防止黴變原料進廠,保持飼料倉庫、加工運輸設備的幹淨,對生產線要定期檢查清理,對出現黴變、結塊的飼料要徹底清理幹淨。
2.控製原料含水量,保持環境幹燥。一般要求飼料原料的含水量不超過13%,對含水量超標的飼料原料應及時曬幹。貯存飼料的倉庫要幹燥,上方周圍要留空隙,使空氣流通。對貯存較久的原料要定期進行水分監測,含水量超標的應及時采取措施。
3.適當添加防黴劑和抗氧化劑。當飼料中的含水量高於安全貯藏含水率上限標準時可考慮添加防黴劑。常用的防黴劑有:(1)醋酸防黴:兩份醋酸和1份醋酸鈉混合,加入1%的三梨醇攪拌均勻、幹燥,使用時加入1%,貯存的飼料90天以內不會黴變;(2)丙酸鈣(丙酸鈉)防黴劑:使用後可避免飼料溫度升高,可降低動物腸道中大腸杆菌數量,使黃曲黴菌失活,一般添加量為0.2%--0.4%;(3)克黴淨防黴:在每噸飼料中添加0.5克克黴淨,貯存的飼料60天不會結塊。另外飼料中添加0.2%的富馬酸二甲酯防黴也有明顯的效果。對易氧化的原料,如魚粉添加750毫克/公斤的山道喹,對抗氧化和防黴也有極好的作用。
4.飼料的合理貯存。貯存飼料的倉庫應通風、陰涼、幹燥、地勢高,底部要有木板架撐隔。堆放高度不應超過14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