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青貯飼料原理及製作要領
青貯飼料發酵是一個複雜的微生物群消長演變和生物化學過程,其實質就是在厭氧條件下,利用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青貯物中的ph值下降到3·5-4·2時,所有微生物過程都處於被抑製的穩定狀態,從而達到保存青飼料營養價值的目的。其發酵過程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植物細胞保持生活狀態,進行呼吸,溫度上升,在鎮壓良好而水份適當時,青貯容器內的溫度維持在20-30攝氏度。如青貯料不加鎮壓,且水份過少,溫度高達50攝氏度時,青貯飼料品質變劣。第二階段:好氣性細菌及黴菌等作用而產生醋酸,此階段甚短,隨即轉入下一階段。第三階段:由於青貯料在重壓下更緊實,並逐漸排出空氣,氧氣被二氧化碳所代替,好氣性細菌停止活動,此時在厭氣性乳酸菌作用下進行糖酵解產生乳酸。第四階段:乳酸菌迅速繁殖,形成大量乳酸,酸度增大,ph值小於4·2,腐敗菌、丁酸菌等死亡,乳酸菌的繁殖也被自身產生的酸所抑製。以上四個階段所需時間在17-21天。第五個階段:在第四個階段的基礎上,如果產生足夠的乳酸,即轉入安定狀態,青貯料可長期保存而不腐敗。因此,青貯飼料製作時要注意以下四個要領。
一是快裝。快裝專對大型的青貯窯或青貯塔而言,意指在短的時間內裝料完畢,這樣是為避開雨天。因為遇上下雨,會增加青貯料的水分,不利於青貯。青貯料的含水量在60%-75%為宜,如果水分過多,糖類被稀釋,發酵則延長,同時使養分隨多餘的水分滲漏損失。
二是切碎。原料要盡量切得細碎,最好不超過1厘米,細碎便於壓實,否則會造成過多的空氣,使呼吸作用延長,糖分被消耗,形成高溫度發酵,產生較多的丁酸(影響品質),並使ph值升高,導致黴菌和胺基的產生。
三是壓實。青貯窯大麵積的壓實,可利用拖拉機等機械鎮壓,對於邊角地方則利用人工踩實。
四是封嚴。青貯料容器的密封是為了杜絕外麵空氣的進入,以利內部無氧發酵。塔貯可把入料口用磚石泥漿密封;窯貯可用塑膜覆蓋後堆土密封;袋貯可把塑料袋口紮緊或熱燙密封;堆貯可用塑膜覆蓋,外麵用耐力網絡罩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