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全要從南蠻入侵說起。那時恰是四麵楚歌,腹背受敵,縱然先帝英明神武,也被困得焦頭爛額。時值平南大將軍嶽家七位男丁,皆是武將出身,因此皆披甲上陣。
除最小的六郎被擒後,其餘七位,盡數戰死。
而嶽家的兄弟伯叔更是經曆了一場場的生死,所剩之人,寥寥無幾。就在此時,先帝又接西陵王等人的捷報,隻以嶽家出兵不利,學藝不精為名,撤下了嶽家百年的將軍封號。
就在無人肯接南蠻這塊燙手山芋的時候,傅濡深來了。
他在嶽家最落魄的時候,不但不離不棄,反而選擇繼承了嶽家的誌向,保家衛國,不懼一死。
他帶著嶽菡母子,親自固守荊州城,以一府之公的身份,隻作一城之主。
大長公主明白他之前為何不肯去荊州,非要等到嶽家人死絕了,才敢上書。無非是先帝多疑,若是他們一家人都在南蠻,誰有知道會不會變節呢。
他就是等到了最絕望的時刻,還不肯放棄。
也許是為了挽救嶽家的名聲,也許是為了挽救嶽家的誌向。
他還是帶著嶽菡母子,義無反顧地去了。
這一去就是三年。
他在這三年的戰亂中舉步維艱,卻越挫越勇。他從當年養尊處優的玉公子,逐漸在戰火中成為一個不愛言語的儒將。
大長公主想,如果是別的男人,還會這樣嗎。他們一定會以自己為重,且不論家國天下,首先便是要換個妻子的吧。換一個妻族的勢力支持,就意味著在爭奪中得到更多的資源。拋棄這個被先帝所摒棄的家族,又有什麼不妥。
偏偏他不是。
當年嶽菡放棄了成為未來皇貴妃的機會,隨著傅濡深去了雍州。誰曾想如今傅濡深為了她,心甘情願地困守荊州。
這一守,就是三年。
就在雙方僵持的時候,嶽小弟出現了。
當年一把銀槍折三軍的嶽家銀槍嶽琛,娶了南蠻的公主,做了南蠻人的女婿。他帶著漢人的尊嚴活在異鄉,月亮都不同。
傅濡深說,你若要歸來,我定然保你。
嶽琛搖搖頭,“我嶽家三代忠良,卻因一戰不利,被皇帝拋棄。我縱然能回去,哪裏能是我的家呢。”
傅濡深勸他,“你姐姐舍不得你,至少有我們在,你會開心些。”
嶽琛沒有回應。
他隻抬起臉,看著傅濡深,“帝王無情,我卻無能為力。如此歸去,不是大丈夫。”
嶽琛沒有回來,南蠻卻和傅濡深簽下了一紙契約,約定若是朝廷給付銀兩,便願意俯首稱臣。
傅濡深應下了,帶著這一紙契約,上京來複命。
也就是這一紙契約,送傅濡深去了鬼門關。
嶽家叛國,傅濡深簽此賠錢的契約,直讓先皇氣血上湧,當堂斬殺了傅濡深,派出三軍,圍困南蠻。
而嶽菡隻覺得是自己一家牽連傅濡深太多,在知道死訊的那一刻,從高高荊州城上一躍而下,血濺當場。
時至今日荊州城都在傳唱一種叫做鳳凰花的花樹,燦爛得如同鳳凰的尾巴,那是傅夫人的鮮血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