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空巢”小心得病
因為子女成家了,出現老人守“空巢”的現象;進入暑假後,父母都去上班的很多孩子也加入獨守“空巢”的大軍中。對此,有關兒童心理專家認為,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的“空巢”現象,這會讓孩子“守”出病來。
暑假已經過去一個多星期,據記者對家中有上中小學孩子的家庭的隨機調查顯示:70%以上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6小時,隻有不到10%的孩子能利用這段假期主動複習或自學新知識,也有很多孩子泡在網上玩遊戲。還有一些孩子午夜12點還不睡,而早上起床一般在九、十點鍾,一日三餐規律混亂,往往不吃早餐。
對於這種現象,心理專家認為,現在的孩子有主意卻缺乏理性,自覺性較差,當學習壓力和紀律約束一下子消失時,有的孩子會過度放鬆,惰性滋長,學業荒疏,甚至幹些出格的事;還有的孩子,會產生不安、焦慮或恐懼等情緒,這些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為防止孩子獨守“空巢”無所事事,讓孩子好好地過個暑假,上海市婦聯兒童部兒童工作專家康慧君給家長、社會出了這樣幾個很好的主意。
主意一:建議家長
無論工作多忙,家長每天至少花上半小時和孩子聊天;雙休日帶孩子去探親訪友或者陪孩子去圖書館讀書學習。
主意二:建議社區
利用社區資源,組織針對性很強的活動,比如短途旅遊、書畫賽、卡拉OK歌唱比賽等等,活動頻率最好能夠高點,給孩子一個最近的舞台。
主意三:建議學校
中小學校在放暑假之後,閑置的操場、圖書館、活動中心可以利用起來,采用老師輪流值班的方式給孩子一個很好的娛樂、學習場所。或者學校和社區聯手,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很好的學習、娛樂的健康氛圍。
同時,康慧君提醒家長,暑假是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的最好時間,不要把孩子關在家裏,多讓孩子出門,到生活中去積累更多如人際交往、協調人與人的關係等社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