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的人

日本女作家有吉佐和子(1931——1984)的代表小說。

昭子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打字員,她丈夫立花信利是一家公司的職員,有一個兒子,已經是高中生了。昭子的工作十分繁忙,每天回到家,購物、洗衣、做飯、清理內務,一直忙到深夜。公公茂造退休在家,雖同住一個院子,卻與婆婆另居一室,平時也很少照顧。一天,昭子下班回家後,發現婆婆因腦溢血猝死在家裏。而公公立花茂造卻象沒事一樣溜上了大街。這位84歲的老人已經是精神恍惚了,他早已患上了老年性癡呆症,喪失了記憶。婆婆的喪事辦完後,昭子他們就讓茂造同他們住在一起。立花茂造的病越來越厲害,整日懵懵懂懂,非常能吃,餓了就哭。有時他一人離家,害得全家人四處尋找,甚至請警察幫忙。甚至有一次,茂造把老伴的骨灰給吃了。昭子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公公,給洗澡換尿布,累得筋疲力盡,而信利卻不願服侍自己的父親。阿敏看著癡呆的爺爺,對昭子、信利頑皮地說:“爸爸媽媽可別活這麼長時間哪。”昭子惘然。信利和昭子都不知道這種日子要持續多久,同時瞻念自己老後的處境更感到不寒而栗。他們想把老人送進敬老院,但又沒有哪家敬老院肯收容這樣的老人。一天,老茂造又跑了出去。當信利將他從警察那裏領回來時,茂造已神智不清了。第二天,老茂造終於停止了呼吸。昭子抱著給公公玩過的鳥籠,感到頭腦一片空虛,不禁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