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水仙花“喝”清水就能長葉開花(1 / 1)

為什麼水仙花“喝”清水就能長葉開花

水仙的球根,簡直就象個冒了芽的大蔥頭。可是,隻要把“蔥頭”放在清水盆裏,放上一些可愛的小石頭,隻要勤換水,調理得當,那修長的綠葉越長越高,葉子中間還會長出一個個花蕾,不久就會開出清香醉人、潔白如玉的水仙花來了。

水仙花為什麼隻靠“喝”清水就能生長得這麼好呢?秘密一定在—“蔥頭”裏。

這個“蔥頭”有個學名,叫—鱗莖。有人這樣說:鱗莖就是個糧食倉庫。這樣說有道理嗎?有。鱗莖裏確實存在著大量的養料。鱗莖飽滿充實,水仙就長得茂盛壯實;鱗莖瘦小幹枯,水仙恐怕連花都開不出來、花開過之後,鱗莖的任務完成了,“糧食”也沒有了,它就萎縮下去了。

繁殖水仙的球根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叫做分球繁殖,就是將大鱗莖周圍長出來的小鱗莖剝下來,在9、10月份的時候把它們分別栽種起來,這樣就長成了新的小水仙球;第二種叫做種子繁殖,就是把它的種子在9、10月份播種在土壤裏,培育成苗。

一個能開花的鱗莖要經過幾年栽培呢?分球繁殖法要用2—3年,種子繁殖法要用4—5年。為什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呢?因為不管是分球繁殖還是種子繁殖,鱗莖當年都是隻長葉不開花。分球繁殖法是當小鱗莖體積增大後,把它從土中挖出來(種子繁殖法是當上部的葉子枯後,根部已形成小鱗莖時把它挖出來),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秋季再播種下去,如此反複3—5年,才能得到一個能開花的鱗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