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植物為什麼吃小蟲(1 / 1)

有些植物為什麼吃小蟲

動物吃植物被普遍認為天經地義,而植物吃動物卻被認為荒謬。現在發現,有些植物為了生存,它們也吃昆蟲。

有些植物的葉子能分泌一種粘性物質,保護植物體免受害蟲的侵害,有時用來捕食小蟲。有些植物的葉子形成可充水的瓶狀體,能收集豐富的有機碎物,有時用來誘捕、取食昆蟲。

為什麼這些植物吃小蟲呢?這是因為大多數食蟲植物生活在酸性沼澤地或者泥炭地,土壤裏缺乏營養,特別是缺氮。食蟲植物捕食昆蟲,看來是以昆蟲蛋白來彌補氮的不足。誘捕和取食可以說是在生存競爭中進化的結果。

人們最熟悉的食蟲植物是狸藻、捕蠅草、茅蒿菜、瓶子草等。這些植物都能利用特殊的器官來消化食物,從捕食的昆蟲中吸取所需要的營養,如氨基酸和礦物質。

食蟲植物有各種用作獵取食物的器官。有些植物不僅在莖和葉上有許多細毛,在花的周圍也有大量的細絨毛,其作用顯然是保護作為誘惑昆蟲上門的花蜜。還有一種屬於食蟲植物的寄生植物,它們有瓶狀葉子。這些植物的根與地麵沒有直接接觸,所以特別缺水和礦物質。為了適應嚴酷的生活條件,它們有貯水的“水壺”,一方麵可以解“渴”,一方麵也可以把小蟲溺死。有些植物的莖上有微小的粘性腺體,它有捕蠅紙的作用,能把小蟲粘住。

複雜的食蟲植物有各種各樣的陷阱。陷阱是食蟲植物捕食昆蟲的主要武器。某些植物有一個等待昆蟲誤入歧途的出入口。某些植物有如捕捉海蝦的隻許進入不準出去的圈套。某些植物有複雜的螺旋形結構,昆蟲越走越迷路。如狸藻有一個交錯複雜的、很敏感的活門裝置,昆蟲一旦碰上,活門立即打開,由於裏麵是部分真空,站在門口的小蟲自然而然地就被吸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