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蛙類的跳躍本領強
在全世界的蛙類中有不少跳躍健將。它們創造的成績遠遠超過的人類中的運動健兒。人類男子立定跳遠紀錄約為平均身高的兩倍;然而,一隻普通的牛蛙,卻能跳越它身長9倍的距離。
蛙類非凡的跳躍本領在它捕獵食物和逃避外來侵襲時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其跳躍動作的迅速和目標的準確是十分驚人的。一隻小小的樹蛙從它伸直後腿到起跳捕食,大約隻需十分之一秒的瞬間,它可以在半空中把正在飛行的昆蟲捉住,然後安全返回原處。
蛙類為什麼會成為跳躍健將呢?從它們的生長過程、身體構造以及跳躍的姿式可以找到答案。通常,當蝌蚪變態成蛙時,它的四肢出現,尾巴開始消失。蛙的後肢的脛骨和排骨愈合,鄰近的骨延長,有些蛙的骨與一根棒狀骨相連有力的股骨像彈簧一樣靈活,長長的腳起杠杆作用,以提供跳躍時的升力。短小的前腿和肩帶則承受落地時的衝擊震動。
蛙類始終是坐著起跳的。在取坐位時,蛙腿和足的骨胳相對近迭,開始跳躍時,它們幾乎同時伸直,腳踐最後離開地麵。蛙腿在其身長中所占比例越大,它的跳躍本領就越高強。
蛙在起跳的瞬間,它的前腿就沿著身體兩側卷起;同時,它把雙眼閉上,並將整個眼睛縮進頭部,這樣,蛙在跳躍時的身體形狀就成為流線型,不暴露突出部分,既能減少空氣阻力,加快跳躍速度,又不致因磨擦而遭受損傷。另外,盡管蛙的下眼瞼很厚,但卻是半透明的,當它閉上雙眼時,仍能看到外界的目標,使它在閉眼躍進時仍然能捕獲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