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癡皇帝
有的帝王,天生就是白癡。
晉惠帝司馬衷是最著名的白癡皇帝了。一年,各地災荒,一位官員向他報告說,老百姓沒有飯吃。他想到自己在不想吃飯時就喝肉粥,於是就一本正經地說:“沒有飯吃,不可以喝肉粥嗎?”弄得官員們啼笑皆非。這樣的皇帝當然沒有能力處理國家大事。在他執政初期,由外戚楊駿獨攬朝政。司馬衷平時則主要是爬在宮牆上聽牆外池塘邊的蛤蟆叫,這是他的一大愛好。
三國時也有這樣一位皇帝,即蜀漢後主劉禪。劉禪以阿鬥聞名於世。他是劉備的兒子。公元263年,蜀國被魏國所滅,阿鬥被俘,押解至魏國的首都洛陽。有一次,魏國大臣司馬昭宴請阿鬥及其被俘舊臣。司馬昭命樂工吹奏蜀國音樂,歌女唱蜀國民歌,舞女跳蜀國舞蹈。在座的蜀國舊臣觸景生情,無不為亡國而悲傷落淚,而阿鬥卻咧著嘴傻笑,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後來,司馬昭問他,是否思念蜀國。阿鬥不假思索,脫口說道:“此間樂,不思蜀。”譯成白話就是“這裏很快活,我不思念蜀國。”這就是成語“樂不思蜀”的來曆了。當時,站在一旁的蜀國舊臣穀阝(xì隙)正聽了,就對阿鬥說:“主公方才的答話不妥。如果以後再問你這類話,主公應該流著眼淚,難過地說:‘祖先的墳墓都在蜀國,我怎能不思念呢?’”後來,果真司馬昭又一次問阿鬥,阿鬥就背出了穀阝正教他的那幾句話,並竭力裝出一副淒傷的模樣。隻是他實在流不下眼淚來,就閉上眼,裝出副哭腔。司馬昭一看就明白了其中底細,他突然問道:“你的話怎麼跟穀阝正說得一樣?”阿鬥一驚,睜開眼,直視司馬昭,隻好老實坦白說:“這正是穀阝正教我的。”司馬昭和左右的人聽了忍不住嗤笑起來。阿鬥東瞧瞧、西看看,竟不明白別人笑什麼。
象晉惠帝司馬衷、蜀漢後主劉禪這樣的皇帝,智商太低,其自身智力方麵的條件決定了其隻能成為一個昏聵糊塗的君主,絕不可能成為一代明智有為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