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董卓招集百官議事,董卓首先開口說:“皇帝暗昧懦弱,不足奉宗廟、安社稷。今想仿伊尹、霍光故事,改立陳留王,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大臣聽說要廢除漢少帝,改立陳留王為新的皇帝,麵麵相覷,不敢言語。
董卓又厲聲說:“我所說先前霍光定策,延年按劍,如有人敢阻壞大議,以軍法處置!”
滿座震恐。隻有尚書盧直說:“少帝年少,行為沒有失德之處,不宜廢黜。”
董卓大怒,拂袖而去。
第二天,董卓又招集群臣“議事”。在這次會議上,董卓沒有再讓群臣發表意見,而是明確宣布廢漢少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獻帝。董卓還當著眾人的麵刻薄地數落了何太後,並把她趕出了皇宮。不久又毒殺了何太後和漢少帝。
獻帝即位後,仍為董卓的囊中之物。董卓在朝中一手遮天,為所欲為。
北魏末年也出現過一個梁冀式的人物,這個人物叫爾朱榮。
爾朱榮是山西境內的少數民族契胡族的部落酋長。這個人盡管是一個落後、野蠻的遊牧部落的首領,但野心勃勃,自小即覬覦著北魏中央大權。為此,他拚命地擴充軍隊。
爾朱榮的崛起,使北魏統治者深感不安,但又沒有辦法製止,隻好飲鴆止渴,對爾朱榮不斷地加官進爵以示籠絡。在數年內,爾朱榮由遊擊將軍,直升至冠軍將軍、平北將軍、北道將軍、大都督。但是,北魏王朝的籠絡不但不能滿足爾朱榮的欲望,而且更刺激了他的“雄心抱負”。
爾朱榮在等待時機。這樣的時機終於等來了。
當時,北魏王朝的實際統治者是胡太後。但是,胡太後的兒子孝明帝已由一個小孩成長為一個有為青年。孝明帝日益不滿母親的專權。母子二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武泰元年(528年)二月,胡太後毒殺孝明帝,另立隻有三歲的宗室元劍為帝。胡太後繼續控製朝政。
這一事件發生後,爾朱榮歡喜若狂。馬上起兵洛陽,控製了北魏政權,廢胡太後立的元劍,而另立宗室長樂王元子做為帝。是為孝莊帝。
爾朱榮其人殘忍之至。進入洛陽後不久,他又沉胡太後於河溺斃。又誘朝中大臣二千餘人至河陰(今河南孟津縣),然後以鐵騎包圍,一陣刀箭,全部殺害,一人不留。一時間血染茫茫大地、屍體狼藉,慘不忍睹。此事件在曆史上被稱為河陰之變。
在河陰之變中,爾朱榮並未殺孝莊帝,而自己稱帝。但孝莊帝在爾朱榮手裏簡直象一根草那樣脆弱無力,爾朱榮是不是皇帝的皇帝。
象梁冀、董卓、爾朱榮這樣的奸臣在中國古代多如驛道上的糞土。如果想開到一個單子,那麼這個單子將會象舊中國老太婆的裹腳布。象宇文護、豎刁、易牙、仇士良、阮佃夫等等均是這條裹腳布上的一些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