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楷書
楷書是現代通行的字體,也叫“真書”“正書”。“楷”是可作為楷模的意思。
楷書最初開始使用是在漢朝末年,魏晉南北朝時非常盛行,而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已有近兩千年的曆史了。
楷書是由隸書演變來的,它的結構與隸書基本相同,但也有些地方有所變動。隸書整體上看是向外攤開,而楷書是向裏集中。楷書吸收了隸書結構勻稱的優點,把隸書筆畫的“波磔”(捺筆)改為平直,把形體的扁平改為方正。
目前楷書的印刷體常用的有三種:一是老宋體,又稱為宋體,是通用的印刷體,它的特點是橫細豎粗;二是仿宋體,比老宋體秀麗,筆畫不分粗細;三是正楷體,同手寫體接近,比仿宋體豐滿。
楷書一出現,漢字成為方塊字就定型了,從魏晉一直到現在,楷書的形體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