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異體字和繁體字不是一回事(1 / 1)

為什麼說異體字和繁體字不是一回事

異,是不同的意思。異體字,也就是形體不同的字。但形體雖不同,卻是同一個字。比如:“碎”和“卒瓦”,“飲”和“今水”“今食”和“”等。

最初的異體字多出現在甲骨文、金文中,因為那時字體都沒有定型,同一個字就有幾個不同的形體。另外也有區域性的異體字。

繁體字,就是那些原來筆畫較多,漢字簡化後由簡化字代替的字。比如:“劉”就是“劉”的繁體字。

異體字增加了人們記憶的負擔和印刷上的困難,毫無益處,所以應該廢除一些,保證一字一形。1955年12月,我國曾發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列出異體字810組,共1865字,淘汰了異體字1055個。整理的原則是從俗從簡相結合。從俗,就是選用最通用的,廢除生僻的;從簡,就是保留筆畫少的,廢除筆畫較繁的。如果從俗從簡有矛盾不能兼顧,就以從俗為主。

繁體字有簡化的過程,這種簡化純粹是筆畫上的減少。

以上說明了異體字與繁體字的特點,不難看出,它們並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