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小提琴是“樂器皇後”(1 / 1)

為什麼說小提琴是“樂器皇後”

小提琴的音色最為柔美動人。它是一種弓弦樂器,15世紀末16世紀初逐漸成形。木製,分琴頸和琴身兩部分,有4根弦,為5·263·,音域約為4個八度,單一與音色變化能力強,因而具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情感表達較深刻、細致。它不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獨奏樂器之一,就是在管弦樂隊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被人們稱為“樂器皇後。

關於小提琴的由來,說法不一。一說小提琴是根據意大利古提琴變化而來的。二是說在古代的埃及,有一個叫莫可裏的人,發現在河邊上拾到的一個大貝殼裏能發出好聽的聲音,於是就安上弦,弄上弓子拉,相傳這就是原始的小提琴。三是說最早的小提琴出現在阿拉伯,琴的形狀像個鴨犁,演奏時像現在拉大提琴似的,後來才演變成現在這樣,把小提琴放在左邊的鎖骨上,用左下頦將琴夾住。四是說小提琴是由斯拉夫民間樂器吉格琴發而來的。根據它的五度定音、4根弦以及指板上沒有固定音階的標誌,許多學者認為,古典小提琴是以波蘭的吉特琴為原形,在意大利被改進的。

1528年,德國阿格利科拉在自己的著作中,稱他自己製作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把小提琴是波蘭的吉特琴。

在小提琴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小提琴製作家為了追求小提琴完美的音色,科學、美觀的造型,發明了音柱,並確定用紅木製作弓子,在弓子的尾部上裝上了一個活動螺絲,來調節弓毛的鬆緊。這一係列的改革,不僅對小提琴演奏技術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而且使一把出色的小提琴成為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意大利有座文化古城克雷英納,地方並不大,可是這裏和小提琴的能工巧匠卻舉世聞名。著名提琴製作家斯特拉底互利(1667—1745)就是那裏的人,一生共製作提琴1100把,多為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及收藏家重金買去,稱得上是傳世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