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犁耕後還要耙、耮、壓(1 / 1)

為什麼犁耕後還要耙、耮、壓

犁耕的作用,主要是疏鬆、耕翻土壤。耕過之後,地表麵並不十分平整,有高有低,有鬆有實,還不具備播種的條件,必須經過耙、耮和壓。

耙的作用,主要是淺耕碎土,將翻轉不好的土壤進一步粉碎,使高低不等的地麵得到初步平整。耮的作用,主要是細碎和平整,將耙後土壤進一步破碎,拖平凸凹不平之處。壓的作用,主要是壓實保墒,使土壤鬆緊正常,保持一定的水分,以利於播種。

完成耙、耮、壓的機具,統稱為整地機具,其一般分為三類:一是耙。有水田耙和旱田耙兩種。水田耙用於春耕與夏耕後碎土、整地和雙季稻區旱稻茬地以耙代耕。水田耙由工作部件、耙架、懸掛裝置等構成。工作部件是直接加工土壤的部件,有星形、圓盤、釘齒和軋輥等幾種。一般多用複式耙。所謂複式耙,就是一組耙上有兩種以上的不同工作部件,這樣效果更好。我國南方已有10多種基本機型,可根據土質、麵積和動力情況,選用不同型號。旱田耙有圓盤耙和釘齒耙幾種,圓盤耙主要用於旱田播種前整地,秋季淺耕滅茬,以及耕翻後整地。圓盤耙由圓盤、耙架、懸掛牽引架和調節機構等構成。圓盤為工作部件,有普通圓盤和缺口圓盤兩種。普通圓盤用於熟地,缺口圓盤用於粘重土壤或草荒地。在未用犁耕地塊,也可用其耙茬,然後播種,俗稱耙茬播種。

耮,又叫無齒耙,一種是用一塊厚實的平板做成,俗稱拖板;一種是用樹枝編織而成,俗稱耮子。其主要作用就是拖平地表。

壓,由各種型式的鎮壓器完成。鎮壓器有星形、筒形和V型幾種。V型重量大,碎土壓實能力強,旱田多用。在輥輪外麵裝上一定寬度的厚鋼板,可製成苗眼鎮壓器,專門用於鎮壓播種後的苗眼,為種子出苗創造良好的土壤水分條件。類似的苗眼鎮壓器,我國宋代就已出現,當時叫砘車,由木框架和石滾輪構成,用於播種後苗眼鎮壓。這也是我國古代農具史上的一個小小創舉。為什麼提倡機械深鬆

機械深鬆是土壤耕作的一項新技術。它對土壤隻鬆動不翻轉,土層不亂,壟形不變,具有打破犁底層的特殊功效。什麼是犁底層?犁底層就是由於鏵式犁長期耕翻所形成的土壤硬層,大約有5厘米左右。這個硬層質地堅固,影響通氣透水性能,不利於農作物生長。機械深鬆之後,不僅土壤耕作層加深,土壤中水肥氣熱狀況,均得到一定改善。所以,長期使用鏵式犁耕翻的地塊,每隔一定時間,應當深鬆一次。

機械深鬆的機具大體分三種類型:一是聯合整地機,二是聯合耕種機,三是專用深鬆機。深鬆機的主要部件是深鬆鏟。深鬆鏟由鏟柄、鏟頭兩部分構成,鏟頭又分鑿形、鴨掌形、雙翼形等幾種,一般能深鬆30厘米左右。

各個地區的土壤、氣候、作物和栽培方法等條件不同,深鬆的時間、次數、深度和方式也不相同。一般說來,要掌握以下原則。

土壤比較鬆散或含水量過多、過少,不宜深鬆;雨水調和,苗期墒情好,可以早鬆;玉米、大豆等喜歡土壤疏鬆的作物應深鬆,高粱、穀子等宜淺不宜深;深鬆並不是越深越好,以打破犁底層為標準,一般25厘米至30厘米為好。具體深度以土壤狀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