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拖拉機直打哆嗦(1 / 1)

為什麼拖拉機直打哆嗦

人在過分寒冷或受到驚嚇時,常常出現全身振顫的現象,俗稱打哆嗦。拖拉機停放著處於正常狀態,也有直打哆嗦的現象,用科學的術語叫振動。

振動是由物體的上下運動、平行移動和機械摩擦等物理因素造成的。拖拉機一經發動起來,就變成了一個振動的物體。拖拉機所以發生振動,不外有兩個原因:一是內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就是作用在發動機曲軸上的力,進行周期性變化,產生有節奏的振動。如果某些零件配合關係改變,如鬆動、失效、損壞,振動將更加劇烈。二是外部原因,也是環境原因,就是駕駛技術不高,或者路麵不平,作業負荷經常變化,這都能引起拖拉機晃動與顛簸。拖拉機行走速度越快,晃動與顛簸也越大。

振動對駕駛人員危害較大,輕者感到疲勞、不適、腰酸背痛;重者會得振動病。振動病早期表現為手臂麻木,手指不靈活,嚴重時手部血管痙攣,關節酸痛。若振動強烈持久,則會頭暈、嘔吐、失眠等,外部振動和人體器官共振,還會導至胃下垂、脊椎損傷等疾病。為此,減少振動是近年來人們十分關切的問題。在新設計投產的新型拖拉機中,基本都有減振設施,並在發動機結構和性能上有所改進,使之與乘坐小轎車一樣平穩、舒適。這也是拖拉機結構的改進之一。為什麼拖拉機的後輪比前輪大

在四輪拖拉機上,後輪比前輪直徑大、輪胎寬,而且花紋也不一樣。這是因為前後輪的作用不同。

前輪的作用除支撐外,主要是導向,引導前進或後退的方向,所以又叫導向輪。操縱方向盤轉向時,要求用力小,靈活輕便,因此前輪直徑小,氣壓高,胎麵窄,而且是縱向布置的條狀花紋,這樣在轉向時就不易因側滑而增加轉向困難。

後輪的作用除支撐外,主要是驅動,驅使拖拉機前進或後退,所以又叫驅動輪。驅動輪直徑大、氣壓低、胎麵寬,而且多是凸起的人字形花紋。所以這樣,有三點理由:首先,拖拉機的大部分重量由驅動輪承受,因此,隻有大直徑的車輪才能承受大的載荷;其次,拖拉機在鬆軟土地上作業時,由於本身重量大往往使整機下陷,增加了滾動阻力,驅動輪必須比導向輪大而且氣壓也低;再次,拖拉機工作的特點是重載低速,要求具有較大的驅動力。而驅動力大小,不僅與發動機本身的功率有關,而且還與驅動輪和地麵的相互作用有關。拖拉機經常行駛的地麵多是鬆軟潮濕的農田耕地,為增大地麵對驅動輪的反作用,輪胎胎麵寬,而且有凸起的人字形花紋,象短跑運動員穿釘子鞋一樣,以增強前進的動力。在水田作業,凸起的花紋還要更高。不這樣,就會產生原地滑轉現象,如同車輪陷在泥坑裏,俗稱“打忄吳”,不僅不能產生驅動力,反而把發動機本身的功率都白白地消耗掉,可謂費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