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植物能治蟲(1 / 1)

為什麼植物能治蟲

表麵上看,植物置根於大地,似乎一任蟲咬鼠齧,逆來順受。其實,植物並不是任人侵犯的不抵抗主義者,可以說,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複雜的化學武庫,每日每時都與入侵的病蟲害及其它植物進行著頑強的鬥爭,捍衛著自身生存的權利。唯其如此,植物才能在億萬年的生命進化征途上不斷發展。

人們早就發現有許多植物是不生蟲子的,比如大蒜、桔子、檸檬、桐子、黃瓜、絲瓜(除大蒜外均指果實)等等。這些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美國佐治亞大學的生物學家普特南在深入研究柑桔、檸檬的果皮中發現,這類果皮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是高效的自然殺蟲劑,但對哺乳動物卻毫不危害。加拿大的科學家發現大蒜中含有硒元素,硒在動植物體內參與化學反應會生成二甲基硒,這是難聞氣味的揮發性化合物。利用這一點,他們在栽種鬆樹苗的坑裏放上含硒的藥片。植物吸收硒後就合成了二甲基硒,放出“大蒜味”,使原來以樹苗為食的鹿不敢問津,從而有效地保護了樹苗。美國科羅拉多的一家公司生產從桐樹中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的合成微生物,用於棉花的殺蟲劑。美國農業部證實,桐樹所含的化學物能有效地扼止棉鈴象鼻蟲。

有些植物不僅能防蟲,也有守土的本領。例如原產於美國西部幹燥平原的山艾樹就是一種相當霸道的植物:在其周圍幾乎沒有其它植物可以生長。高粱、向日葵、胡桃等,也都具有一定的守土本領。科學家們發現,植物的守土本領主要靠的是向周圍散發某種揮發性化合物。利用這一特性,科學家們打算提取天然的除草劑。美國密執安大學的一個小組已篩選出500多種黃瓜品種,目的是研製一種安全高效的除草劑。

科學地利用植物防禦功能具有特別意義。因為提取天然殺蟲劑或除草劑可以充分利用本國、地區的自然資源,不必花費緊缺的外彙進口昂貴的農藥。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對保護生態環境和人畜平安來說是一條重要途徑。由於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許多蟲害產生了抗藥力,使不少常規農藥失去了效力,而天然殺蟲劑正可彌補這個缺口。正如一位科學家所說:“植物與各種病蟲害的鬥爭有數百萬年的曆史,請教它們如何捍衛自己無疑是最合邏輯的事。

利用植物自身的防禦功能,除了提取其內含的化合物外,尚可利用其“相生相克”的特性合理混種。更進一步的方向是運用基因工程,使一些無防禦本領的植物帶上防禦功能,或許可以在試管裏培育出新的具有防禦功能的植物品種。隨著對植物的生物化學奧秘的深入探索,未來的農業定會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