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根瘤菌劑是活肥料(1 / 1)

為什麼說根瘤菌劑是活肥料

根瘤菌劑是種植豆科作物的主要菌性肥料,因為它裏麵含有大量的,活著的根瘤菌,人們稱它為活肥料。根瘤菌劑能促使豆科作物的根瘤長的既早又多又大,使其固氮活性增強,進而促進其生長發育。它能使植株長得高大,葉片色深且厚,抗逆性強,單株莢數、粒數和百粒重都有提高,從而達到增產目的。

根瘤菌劑最早於1896年在歐洲問世。目前根瘤菌劑的生產既有工業化的生產方法,也有花錢少的簡易生產方法。工業化生產根瘤菌肥,技術比較複雜,設備很多,投資較多。由於工業生產的根瘤菌劑含的根瘤菌少,品種也少,加之又不易長期貯存,所以多數地方都還沒有采用。采用簡單易行的幹瘤法和鮮瘤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幹瘤法。豆科作物的盛花期,是根瘤菌活動和繁殖最旺盛的時期。這時在高產田裏,選擇健壯的植株,連根挖出,不傷根瘤,用水輕輕衝去泥土,挑選主根和支根上聚集的許多大個、粉紅色根瘤的植株,剪去枝葉、須根和下部的支根,掛在背陰通風處陰幹,之後放在幹燥處保存。翌年播種時,用刀割下根瘤,放在瓷罐內搗碎,加上少許涼開水攪拌均勻,即可拌種。一般每畝地約用5~10株的根瘤就夠了。

2.鮮瘤法。在大田播種前50天左右,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內提前育苗,育苗的大豆最好用幹瘤法得到的根瘤(或根瘤菌劑)拌種,或在出苗一周左右追施一次根瘤菌肥,以促其根瘤長得好。苗床麵積可以按需要的根瘤數量來定。待大田播種時,把正在生長的豆科作物連根挖出來,選大個兒、粉紅色的根瘤,把它們搗碎,再加上些涼開水,就可以拌種了。每畝地用7~10個大根瘤即可。

施用根瘤菌劑要確保其增產效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根瘤菌劑專一性。種植什麼樣的作物,都要選擇與作物相對應的根瘤菌,不能亂了係統。如大豆根瘤菌隻能在大豆、黑豆、青豆的根部侵入形成根瘤。要根據根瘤菌的特性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要處理好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共生關係。配合微量元素及其它菌肥使用。由於紫外線能殺死根瘤菌,所以拌種時,宜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