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傳媒界的神話:魯珀特·默多克(3 / 3)

1985年,《太陽報》連同其姊妹刊《世界新聞報》,共贏利7500萬英鎊。這年底,澳大利亞一所股票經紀公司的分析家估計,僅《太陽報》的封麵價格每漲1便士,便會給新聞公司帶來1050萬的額外收入。《太陽報》和《世界新聞報》為新聞公司提供著最大的財源,是默多克跨國傳媒帝國的血液。他不能也不會容忍埃迪·沙砍斷他的經濟命脈。於是,先下手為強,以軍事化的精確性,迅速策劃了戲劇性的華屏之舉,打了又一場漂亮的爭奪戰。

三、狹路相逢勇者勝!

巨人的較量是不多的,強者的對抗是精彩的,要無所畏懼,迎頭而上,還要潛心研究,工於心計,用智慧和勇氣擊退對手,贏取成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與馬克斯韋爾爭奪世界新聞組織控製權的強強對抗中,處於下風的默多克無所畏懼,他另辟蹊徑,膽識過人,最終把《世界新聞報》買入自己旗下。默多克是在1968年10月17日的早上第一次接到世界新聞組織麵臨被人奪權的危險信號的。這是全英最大的星期日報紙,發行量超過600萬份。在英語報紙中居首位。

英國珀加蒙出版公司的主人、工黨國會議員羅伯特、馬克斯韋爾公布了他意圖控製《世界新聞報》的計劃。馬克斯韋爾出價以3個珀加蒙股票單位,外加可兌現股票,兌換4個世界新聞組織的普通股。盡管默多克由於售出電視公司的股票而有一些餘款,但尚無實力在現款上與馬克斯韋爾爭雄,與世界新聞組織兌換股票將更困難。默多克必須另辟蹊徑。

世界新聞組織的所有人包括威廉爵士拒絕了馬克斯韋爾提出的兌換股票的建議。默多克得知這消息後非常高興,他馬上命令新聞公司駐倫敦的主任隨時傳遞有關《世界新聞報》的消息,他自己則四處打電話了解這家報紙的幕後情況。而此時馬克斯韋爾在經曆了一番緊張的忙碌之後,弄清楚倫敦的幾大報業主均無意與他競爭。正當他為此而慶幸不已時,卻沒有發覺默多克已乘隙而入。

10月23日,默多克悄悄飛抵倫敦與威廉爵士進行了密談。根據雙方協議,新聞公司的一部分澳大利亞資產將轉到世界新聞組織名下。作為交換,世界新聞組織將向新聞公司發行新股票。威廉爵士將任董事長,而默多克和原世界新聞組織的克萊夫·卡爾共同擔任常務董事。威廉爵士欣然應允。

聯合掌管世界新聞組織的問題必須在一次特別大會上通過,首先需要越過的障礙是資產轉移委員會。默多克抵達倫敦後,馬上會見了該委員會主席漢弗萊·邁納斯爵士。邁納斯對他說:"你得到了綠燈信號。"默多克領會了他的弦外之音,當晚又興衝衝地返回了澳大利亞。

1968年12月初,新聞公司和世界新聞組織已經在堪培拉正式簽署協議,但還有待於特別大會的批準。1969年1月2日,有500人參加的特別大會開幕。威廉爵士在會上的發言中貶斥馬克斯韋爾的珀加蒙公司對報界一無所知,稱讚澳大利亞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國度。在隨後舉行的舉手表決中,有299人同意向新聞公司發行股票,20人反對。

當晚,默多克在他的新居寓所舉行晚會。至此,默多克已控製了49%的表決股。

四、讀者需要什麼就給什麼

產品是為顧客而提供的,隻有適銷對路的產品才能暢銷不衰。報紙,也是產品,讀者是它的消費者,報紙內容也必須適合讀者的胃口才能生存下去,"對報紙來說,關鍵是出產有人讀的產品。報紙同其他行業一樣,是一門生意,而不是行善。"1969年1月,默多克接收了《世界新聞報》。在當時,這張報紙仍被視為一家英式報紙。戰後發行量曾一度達到800萬份,但1955年商業電視開播後,《世界新聞報》開始走下坡路,走向衰落。

默多克大權在握後,便對《世界新聞報》的內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為此,他要先了解是什麼在吸引著讀者!通過調查發現,26%的讀者說他們喜歡新消息。什麼樣的"新消息"?讀者中2/5者毫不隱諱地承認,他們喜歡醜聞。

對症下藥!默多克明白,應付報紙緩慢衰落的舉措應該是一副性刺激藥。

默多克堅信,半裸體妖豔女子的照片和聳人聽聞的大字標題,經營上的商業化新聞和煽情主義,必定會帶來不菲的收益。

1969年9月,默多克又買進了國際出版公司的發行量為100萬份的《太陽報》。10月中旬,他宣布,新的太陽報將由大張改為小張發行,他決心在此報上大膽改革,凸現他默氏"黃色新聞"的風格。

最初幾期報紙很粗糙。默多克竭力從其他報社挖人,但十分困難。消息來源有限,報道顯得貧乏,並且缺乏始終如一的方針。為了回敬評論家們的批評,默多克發表一篇長篇社論,申明《太陽報》的編輯方針:反對實行死刑;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和英國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反對英國加入共同市場;希望結束越戰;痛恨氫彈,但支持搞核威懾。最重要的是,它讚賞"寬容的社會",認為"任何人--從坎特伯雷大主教到布衣草民,都有權提出自己的道德規範"。

《太陽報》的發行量在風馳電掣般前進著,到1971年,《太陽報》突破了200萬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