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大腦潛能
用進廢退:大腦發育的規律
人的大腦是由140億個左右的腦細胞組成的信息貯存庫。大腦神經細胞的增殖,在胎兒形成後的第二個半月至四個半月內是第一次高峰,出生後的第三個月出現第二個增殖高峰,到2歲左右,就停止增殖了,就是說2歲左右幼兒的腦細胞已可達到成人的數量了。
從人類大腦的重量來看,新生兒的腦重380克左右,九個月約660克,2歲半到3歲可達900~1011克,7歲兒童為1280克,已接近成人1420克的水平了。人的一生,腦細胞重量的變化是不大的,大腦重量的增加,意味著腦細胞之間的突觸(接頭)聯係增多,這樣便增加了記憶信息的貯備能力。由此可見,早在兒童時期人的記憶和智力水平已具有相當大的潛力了。
從腦科學的研究來看,人的大腦先天的差別並不明顯,就腦重來看,隻要男性腦重不低於1000克,女性腦重不低於900克,就不會影響腦的機能和聰明才智的開發。再從大腦的結構來看,天才人物腦的結構與一般人的腦結構也未顯出重大的不同。下麵是對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結論:
愛因斯坦於1955年逝世後,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醫療中心的首席病理學家湯姆斯·哈維博士研究了他的腦,研究工作持續了24年。直到1979年,哈維說:“到現在,研究結果表明:愛因斯坦的腦子不比他人的腦子大,而其腦2.6磅的重量也不比他人的腦子重。腦內的有些變化是隨著年齡發生的,他的腦子也是如此,不比普通人變化多。”
以上的研究資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這說明每一個孩子,隻要大腦發育正常,都可以從大腦開發中發揮聰明才智。
有人說,人的大腦每小時有1000~1200個腦細胞衰亡。照此推算,即使人活到100歲,才損失10億個左右的腦細胞。還有人說,人的大腦細胞每天死掉10萬個以上,到80歲也隻不過損失30億個左右,人的大腦還有100多億個腦細胞。即使以上兩種說法都有根據,腦細胞的死亡也不過隻占一小部分。而且腦細胞越用越發達,代謝旺盛,負責傳遞和貯藏記憶信息的化學物質也越多。有人擔心多用腦子會加速腦細胞的衰亡,會損傷大腦,其實這完全是“杞人憂天”,沒有科學根據的。科學實驗和日常生活中的現實表明,人的大腦如果長期廢棄不用,反而要衰退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的一句名言:“用進廢退。”就是對大腦發育的規律概述。
培養智力技能:聰明的關鍵因素
大腦發育的規律是“用進廢退”,大腦的潛力巨大,隻要遵循其發育規律,開發潛力,青年的聰明才智就可以充分發揮出來。
人的大腦的整個機能是智力表現的基礎,智力同整個腦髓的整合密切有關。智力是腦神經活動的針對性、廣闊性、深入性和靈活性在任何一次神經活動和它引起的並與之互相作用的意識性的心理活動中的協調反映。能否針對可塑性最大的青年時期進行教育培養是發展智力的一個重要條件。
所謂發展智力,就是運用種種符合大腦發育規律,使智力器官獲得盡可能迅速和充分發展的方法。其中智力技能的培養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為智力技能是一個人大腦內部活動的方式,它包括觀察技能、注意技能、想象技能、記憶技能和思維技能,其核心是思維技能。
培養智力技能的具體方法很多,其中演奏樂器是一種好的方法。因為演奏樂器需要手、腦、眼、耳、口等器官同時協調開動,這時不僅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又要眼看樂譜、腦記樂譜和手掌握力度、速度節奏,口的音律等等。這種思維的多向性,腦、手、眼、耳、口等器官的協作配合,達到得之心,應之手的程度,不僅使大腦工作的耐久力大大增強,而且又能使大腦工作的密度、強度、緊張度和持久性得到充分鍛煉,從而提高大腦的思維效率及創造力。這樣進行智力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我們的孩子就會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