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解物理習題(1 / 3)

如何講解物理習題

現代教學的理論和實踐表明:習題教學具有特定的作用,並且貫穿於整個物理教學過程。本文試圖從中學物理教學的實際出發,對物理習題在教學中的作用和物理教學的基本規律與方法作一些深入的探究,並且提出在物理習題教學實施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習題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由係統論的觀點可知,物理習題是一個包含眾多要素的係統,在教學中可以發揮出多方麵的作用。概括地講,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1.深化與活化作用

通過習題教學及練習,學生可以進一步深化、活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並能達到牢固地掌握概念,深刻地理解規律的目的。

2.反饋與補償作用

首先,通過習題教學和練習,教師可以隨時得到有關習題學習情況的反饋信息,借以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進程。

其次,已經理解的基礎知識並不一定達到能靈活運用的程度。因此,就需要借助習題課或做練習來達到補償。

3.鞏固與提高作用

為了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就需要通過例題和習題的教學來鞏固。與此同時,在已經鞏固的基礎上,再通過習題教學,達到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二、物理習題教學的基本規律與方法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習題能否充分發揮出深化與活化、反饋與補償和鞏固與提高的整體功能,恰當地選擇習題並教給學生思路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掌握習題教學的基本規律與方法乃是物理教學的一項基本功。

(一)怎樣選擇習題

為了發揮出物理習題在教學中的作用,怎樣選擇恰當的習題是首要的上作。在具體選擇習題時應依據:教學的需要,教學原則和練習的目的。而且,所選擇的習題應具有以下幾個特性。

(1)典型性

從發展學生智能的需要出發,典型的問題應在內容和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應能反映重點概念和規律的本質及其特征。在保證基礎知識覆蓋麵和重點知識重複率的前提下,遵循“少而精”的原則要對各種類型的題目進行嚴格篩選;適當控製題目的數量和難度。例如,在光滑的斜麵上,有一塊豎直擋板擋住一個質量為m的球。試分析並計算所受的各種力。通過分析和研究問題的典型含義,就可掌握這一類問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

(2)針對性

從知識的角度出發,習題的選擇要針對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內容和方法要與學生的基礎知識相聯係。例如,針對力和運動的關係,回答物體的運動是否有力的作用?並通過實例分析並加以說明。

(3)實際性

習題的選擇要注意把理想化模型同實際客體密切聯係,理想化過程與實際物理過程有機結合。這樣,物理問題才更有實際意義。例如,估算水分子的直徑,通過實例分析,使學生明確理想化與實際問題間的區別與聯係。

(4)啟發性

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出發,要注意在培養定勢思維的同時,更要注重變式思維的作用,為培養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使學生能夠從內容和方法上都有所啟發。隻有這樣,學生在各方麵的能力才會有整體性提高。例如,分析正電荷沿電場反方向進入足夠大的電場中的運動情況,可以受到豎直上拋運動規律的啟發。而豎直上拋運動又可通過運動學和動力學等多種途徑進行分析和研究。這正體現了變式思維的作用,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

(二)怎樣講好課堂例題

重點概念和規律,在教材中都編有相應的例題。教師在處理例題時,切不可簡單化。而要從教學的需要出發,以課本例題為主,並在其基礎上,使之適度延伸,拓寬或配置輔助性的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深入挖掘出例題和習題的潛在功能。

(1)以正確的理解概念、規律的實質為基點,在分析和研究問題的過程中總結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學實踐表明,在對學生進行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訓練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明確:任何一個概念,一條規律在運用時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要確定問題的研究對象和抓住物理過程的基本特點。一般地講,當所求問題與研究對象有直接聯係時,確定它比較容易。然而,當所求的問題與研究對象無直接聯係時就需要通過轉換研究對象來求解。若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替換方案,就會造成思維過程中的障礙。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善於尋找替換方案,及時掃除思維障礙。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教給學生等效的思想和方法,並且能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出來。如圖38,電燈懸掛在天花板和牆之間,更換繩OB,使連接點B上移,保持O點位置不變。當B點上移時,繩OB的拉力如何變化?本題涉及的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過程。學生一般習慣於從平衡態分析問題。一旦有些因素發生變化,應該先抓住什麼,從何處開始分析感到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是問題中的隱蔽因素起了幹擾作用,形成了思維障礙,從而不能建立起鮮明的物理圖景。當教師點撥之後,從動態變化過程中找出一種平衡關係。這樣就可借助不變量來定性地分析變量的變化情況。問題也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