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謀略思維的真麵目(1 / 2)

第13章 謀略思維的真麵目

大多數人會運用謀略思維方法,但不一定能夠理解它。一位東方偉人說過:理解了的東西,才會更好地去感覺它。隻有在充分理解了"何為謀略思維"之後,我們才會更好地、更自覺地運用它,使我們的思維活動和實際活動成果頻頻。

◆◆從馬島之戰和戴高樂的聲明看謀略思維

在論述謀略思維的含義之前,先舉兩例。例一:英國和阿根廷為馬島的主權問題曾發生一場現代化戰爭。現代化戰爭意味著整個戰爭的指揮、協調、偵察等都通過衛星等現代高科技進行,但是這場戰爭中有兩場戰役甚為有趣,其一是,阿根廷為攻擊英國"謝菲爾德"導彈驅逐艦,先以老式飛機吸引對方,分散其警覺力,隨後,猝然以最先進的飛機高速攻擊英艦,並將其擊沉,取得空前的勝利;其二是,英國為了登上島,先是讓航空母艦在馬島東部水域遊弋,讓阿根廷把注意力集中在這裏,然後,突然在馬島西北部聖卡洛斯港登陸,並獲成功,從而掌握此次戰爭的主動權。例二:1958年5月,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將領和極端分子發動軍事政變,並可能於5月27至28日夜間重演於法國本土。當時戴高樂並非是政府中要員,但他獲悉此事,並獲知內閣部長已向內閣彙報了此事後,於27日下午12時30分,用含糊語氣發表如下聲明:

"我已於昨天開始采取必要的正常步驟,來建立一個能夠確保國家統一和獨立的共和政府,我希望駐在阿爾及利亞的陸海空三軍做遵守紀律的模範,聽從司令官薩朗將軍、奧布瓦諾海軍上將和儒奧將軍的指揮。我向這些領導人表明,我信任他們,並願同他們立即取得聯係......。"

當在朝總理弗林姆蘭看到戴高樂冒充政府領導人口氣行使權力時,非常氣憤,向總統科蒂建議,揭穿戴高樂的花招,但被總統勸阻。5月28日弗林姆蘭於絕望中向總統遞交辭呈,戴高樂於58年6月被選為政府總理,授權組閣新政府。

在前一個例子中,雙方都用"聲東擊西"、"攻其不備"等戰略,使行為成功;在後一例中,戴高樂利用現任總理不能行使或沒有立即行使自己應當行使的職權之機,加上自己的影響力,使自己獲得成功。這說明,在任何行為中,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教育等,都應講究策略,運用戰術,並最大限度利用各方麵於己有利的因素,方可獲得成功。從方法論上講,這就是謀略思維方法。謀略思維方法是人類思維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人們充分調動自己的優點和一切有利於自己的因素,利用各種謀略技術,形成一種旨在使自己達到某種目的的策略的思維過程。

謀略思維古已有之,隻是做為一種理論化、初步體係化的思維方法,是較晚的事情。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社會交往的日益密切,經濟、政詒、外交往來的頻繁,個人的主動性、才能有機會充分顯示,謀略思維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們重視,並經常成功地運用於思維和實踐之中。

◆◆謀略思維方法的構成和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