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債務稀少性問題
1.硬幣的稀少性從洛克到斯密和李嘉圖、馬克思和普魯東的勞動經濟學以及從邊泌到門格爾和龐·巴維克的心理經濟學終於成為效率和稀少性的概念,和它們同時並進的有一種貨幣經濟學在發展形成,從休謨起,經過杜閣、麥克勞德、西季威克、哲逢斯、卡塞爾、威克塞爾、納普、霍特裏和費希爾,結果產生了未來性的"債務"的概念。休謨於1752年在他對重商主義的攻擊中引進了三種觀念,這三種觀念有助於把後來不同派別的經濟學家分為商品論者和貨幣論者。第一是變動和穩定的區別;第二,稀少性和習俗的區別;第三,貨幣的利息和資本的利息相等。休謨對於以商品和勞動為標準的貨幣供給上的變動以及貨幣供給的穩定兩者的區別,結果使那些還沒有數學方法可以研究變動的相對性的物質經濟學家,用勞動替代貨幣作為永久不變的價值的尺度,因而混淆了效率和稀少性。
後來,約翰穆勒悄悄地用金屬貨幣替代勞動作為價值的尺度的時候,貨幣已經從金屬貨幣變成借入貨幣,然而在他看來,那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東西,和他的一般經濟學理論無關。休謨隻談金屬貨幣。他說: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裏,隻要貨幣開始流入,比以前增多,一切就會呈現一種新麵貌:勞動和產業獲得生氣;商人變得更加勇於進取,製造者更加勤快和熟練,甚至農夫犁田也會更加敏捷和專心。......雖然金銀的增加必然會引起物價的高漲,但不是立刻就上漲的;而是必須經過相當的時期,然後那貨幣才流遍全國,使各種人受到它的影響。起初,人們看不出變動;物價逐漸上漲,一種商品先漲價,然後另一種再漲,最後全部物價達到新的水平,和國內現有的現金的新數量成適當的比例。我認為,隻有在取得貨幣以後和物價上漲以前這當中一段時期的情況下,金銀數量的增多有利於產業。"
另一方麵,"在金銀減少時,這種中間時期對產業有害,和金銀增多時對產業有利一樣。工人不能從製造家和商人那裏獲得雇用;雖然他仍舊出同樣的價格在市場上買東西。農人沒法出賣他的穀物和牲畜;雖然他必須向地主繳納同樣的地租。那必然會產生的窮困、衣食不周和怠惰,不難預料。"貨幣的稀少性方麵這些變動的影響完全在商品和勞動的價格上。
節省下來的商品的數量和因此而產生的利率,決定於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在一個隻有一種地主利益集團而沒有任何其他東西的國家裏,因為不儉約,借債的人一定很多,利率必須和它成適當的比例。"他把這種情況和一個商業和製造業的國家作了對比。
"一切勤勞的職業必然會產生儉約,使貪圖利得的心勝過貪圖享樂的心。......為了要有許多貸出的人......不一定必須有大量的金銀,而且單有金銀也還不夠。隻須國內的財產(不管大小)或者對那財產的支配權集中在某些人的手裏,形成相當的數目,或者構成一種龐大的金錢上的利益集團。這就產生若幹放債者,壓低高昂的利率;這......並不決定於現金的數量,而決定於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習俗,它們使現金聚集為許多分開的數目或者價值很大的巨額集團。......那些認為貨幣多是利息低的原因的人,似乎是把附隨的結果當作原因;因為那壓低利息的產業,一般也需要大量的金銀。
花色繁多的精巧製造品,加上時刻留心的善於經營的商人,很快就會把貨幣吸引到一個國家來,隻要世界上有這種貨幣。......雖然貨幣多和利息低這兩種結果都自然地起源於商業和產業,它們卻完全不相互依賴。"貨幣的數量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對利息沒有影響。可是,勞動和商品的現有量多一些或者少一些一定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出利息借入貨幣的時候,實際的結果是借入這些東西。"這產生了休謨的第三種觀念,所謂貨幣和節儲下來的實物以及付給這種節儲的物品作為利息的實物,是相等的。
"如果你借給我這麼多的勞動和這麼多的商品;你取利百分之五,就是收進這樣比例的勞動和商品,不管用什麼來代表,不管是用金幣或銀幣,不管是用一鎊或一盎斯。"換一句話說,如果人們付出較高或較低的價格購取用作資本的商品和勞動,他們就也付出同樣較高或較低的價格購取那作為資本的利息的商品和勞動。因此,貨幣數量多少上的變化引起商品和勞動的價格上的變化,但不引起利率上的變化。利率的變動是由於生活標準的變動。休謨的分析的目的在於揭露重商主義者的錯誤和解除他們對國際貿易逆差的憂懼。
人們不必擔心一個國家會失去它在世界的金銀中應當保有的一部分,如果商品輸入量超過商品輸出量。由於現金的輸入或輸出而分別引起的國內物價的上漲或下落將加以矯正,最後會使所有的"鄰近國家保有適當數量的貨幣,差不多和各國的產業和技術相稱。"如果英國國內貨幣的數量由於輸出貨幣償付商品輸入而減少,勞動和商品的價格就會下落;其他國家就會"送回我們所失去的貨幣,"因此,把英國的物價提高到國際水平。物價不可能永遠漲得高於那國際水平,因為"沒有鄰國買得起我們的商品;另一方麵,它們的商品變得比較起來非常便宜,以致不管製定多少法律,便宜的商品總會弄到我們國裏來,我們的貨幣總會流出去。"
雖然休謨的論辯隻限於它對重商主義在國際貿易中爭取金銀的關係,可是,將近二百年來,他的三種新觀念把後來的經濟思想分成商品論者和貨幣論者兩派。在商品論者方麵,如果貨幣隻是反映真實資本和真實利息的一種容易變化的鏡子,那末,貨幣就是有名無實的東西,應該完全丟開不談,人們隻應該注意物質的自然,注意勞動和商品。這一派從魁奈、斯密、李嘉圖和馬克思一直發展到近日的管理經濟學家。可是,在貨幣論者方麵,如果貨幣數量上的變動有一種影響,能刺激產業或者使產業蕭條,那末,貨幣就不是有名無實的東西,而是所有決定生產、積累、買賣、和消費的各種交易中的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貨幣論者這一派可以說是從杜閣對魁奈的修正開始,直到最後金屬貨幣的絕跡,黃金由中央銀行集中為止。這些學說中有特色的轉變是從休謨的硬幣轉變到麥克勞德的可轉讓的債務,以及從偶然變動的觀念轉變到不斷變動的觀念。2.資本和資本物品杜閣是最博學的重農主義者,他對法國革命的關係就象洛克對英國革命的關係一樣。他是伏爾泰、休謨和魁奈的朋友和信徒;亞當·斯密在法國寄居期間訪問過他;當過法國一個窮苦的省區的行政長官,並在該省進行了一些改革;當過財政部長,可是由於把國家經費的負擔一部分轉移到地主貴族身上而被免職;他的種種改革由十五年後的大革命重新實行,這次的革命把那些他本來也許可能挽救的人們送上了斷頭台。
杜閣是他自己的理論的實行者。在革命的二十五年前,他還當著一個省區行政長官時,他早就寫成手稿,陳述理論的基礎,為了他的種種改革,也為了現代的貨幣學說,這些學說繼承古典的和快樂主義的商品經濟學家。在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和企業公司的時期以前,在當時貨幣是白銀、土地財產是"巨大事業"、封建主義正變成資本主義的時代,他闡明了貨幣、價值、資本、利息、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這一些複雜紛亂的問題。他說:
"在商品市場上,若幹數量的小麥按相當重量的白銀來估價;在借款市場上,被估價的對象是一定數量的價值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第一種情況是若幹數量的白銀以和若幹數量的小麥作比較;另一種情況是若幹數量的價值和它本身的固定的一部分作比較,這固定的一部分成為在一定時期內這若幹數量的價值的使用的價格"這種時間-價格是利息。"
對於這種說法,卡塞爾曾作了評論,他說杜閣由於放棄了那種把利息作為"貨幣的價格"的舊觀念,而把利息解釋為,"為了在一定時期內使用一定數量的價值而付給的代價",創造了"一個最明確的公式,至今還沒有比它更好的說法。"那末,杜閣所謂"若幹數量的價值",人們為了它而付出代價(利息)的這個"對象",究竟是什麼呢?它有兩方麵,麥克勞德區別為無形體的財產"債務"和有形體的財產"地產"。
前者是一種法律上的契約,約定為了使用白銀的價值而付出白銀。後者是一種權利,可以取得土地的收益。
"一塊土地,若是每年生產淨收入六頭羊,它所能賣得的一筆價值,一定能用等於這筆價值的羊的數目來表示。......那末,這塊地產的價格簡單地就是它的每年收入的若幹倍。二十倍,如果價格是一百二十頭羊;三十倍,如果價格是一百八十頭羊。因此,土地的市價按本身財產的價值對每年收入的價值的比率自動調整,財產價格所包含的每年收入的倍數叫做若幹年的年收益。例如,當人們用二十倍、三十倍或四十倍的每年收入購買土地時,土地的價格就是二十年、三十年或四十年的收益。"杜閣把地產的這種買價也叫做一種"價值的總量",那每年的六頭羊叫做土地所有人收入的總量的一種比率。構成預期的年收入的羊數和構成"價值的總量"的購買土地所付的羊數之間的這個比例,是所有人由於讓別人使用購買此項地產原來所需要的羊數而收入的"每年的價格"。
決定這種利息和資本的比例的東西是什麼呢?是需求和供給。這比例"一定按願意買賣土地的人數多寡而變動,正如一切其他商品的價格按供求的不斷變動的比例而變動一樣。"因此,如果地產的買者所付出的"價值的總量"是一百二十頭羊,他每年所得的收入是六頭羊,那末,那買者由於使用他買地的一百二十頭羊而收入的代價是每百頭羊每年五頭,比率是一對二十。可是,如果土地購買者的競爭把價值的總量抬高到一百八十頭羊,而預期的年收入仍然是六頭,那末,每年收入的代價就是每百頭羊三頭。
土地的賣者放棄每百頭羊每年收入五頭的預期,如果買者為了取得這種預期的年收入而付出一筆"價值的總量"等於一百二十頭羊;或者,那同一賣者放棄每百頭羊每年收入三頭的預期,如果競爭使買者不得不付出一筆"價值的總量"等於一百八十頭羊,換取預期的每年三頭的收入。最後,杜閣,和休謨一樣,把借款、土地以及每年的收益變成等值的白銀。
"二萬盎斯白銀的價值在商品市場上不管是等於二萬蒲式耳小麥或者隻等於一萬蒲式耳,這二萬盎斯白銀一年的使用,在債務市場上,仍然值本錢的二十分之一,或者一千盎斯白銀,如果利息是按二十年的收益計算。"換一句話說,每蒲式耳小麥或每頭羊的價格是一盎斯還是兩盎斯白銀,對利率沒有關係,因為這是一種用白銀支付的價格,為了換取白銀的使用,而前者是借銀人用那白銀本身購買商品或土地所付的價格。如果商品的價格加一倍,利息還是照舊不動,因為它是兩個貨幣數量之間的比率,可是那變動的物價是一個貨幣數量和一個非貨幣的商品數量之間的比率。
一種是債務市場上資本與利息的關係;另一種是商品市場上買與賣的關係。同樣的原理在各種製造業以及商業的各部門中都適用。它是杜閣的"資本"和"資本物品"的區別。"資本"是企業家和貸款者所墊支的"價值的總量",可是"資本物品"是這樣墊支的"積累的財富的總量"。
這區別類似一百二十餘年後克拉克所區別的"資本的基金"和"生產資料的流動。"按杜閣的說法,資本是資本基金;資本物品是生產資料。克拉克作為效用來計量的東西,杜閣作為羊或白銀來計量。杜閣認為,它們是同一價值的總量,可是資本是貨幣在購買物品中的價值,而資本物品是用貨幣購買的同樣價值的物品。這種區別使杜閣懂得了魁奈所謂"貨幣的流通"的"真正的意思",也使他自己區別了儲蓄和投資。
他說,貨幣的流通產生"許多資本物品或者許多可移動的積累的財富,這種財富,最初由企業家以這些各種不同的努力墊支出來,必須每年回到他們那裏去,連同一種穩定可靠的利潤;可是那資本在同樣企業的繼續經營中必然會再被用於投資,重新墊支出去,而利潤就用來供給企業家相當舒服的生活。資本物品的這種墊支和歸還,構成人們必須稱為'貨幣的流通'的那種情況;這種有用的和有利益的流通,使社會的一切工作獲得生氣,維持一個國家裏的活動和生命,極有理由可以比作動物身體裏的血液141Ⅳ.債務的稀少性循環。"這是儲蓄和投資的區別。儲蓄是省錢。投資卻是用錢。一個積累資本,另一個"形成"資本物品。杜閣說,
"貨幣在現有資本物品的總數中不起什麼作用;可是在資本物品的形成中它所起的作用很大。實際上,所有的儲蓄差不多都是通過貨幣來進行的;業主以貨幣形式收進他們的所得,各種企業家以貨幣形式收回他們的墊支和利潤。因此,他們所節儲的是貨幣,每年資本物品的增加也通過貨幣實現。
可是,企業家們沒有一個不是立刻把貨幣變成他們的企業所依賴的各種用品;於是這貨幣重又加入流通,資本物品的一大部分隻以各種用品的形式存在。......任何人,如果從自己的土地收益中或者從自己的勞動工資中每年收入的價值超過他需要花費的數目,都可以把這種多餘的部分加以保存,積累起來。這些積累的價值就是所謂資本。"杜閣總結地說明使用"資本物品"的不同方法,都是通過"資本"的投資和回收,以貨幣為手段。
"第一是購置地產,取得固定的淨收入。
"第二是把自己的錢投資於農業經營,租賃土地--這土地的出產應該在租賃的代價以外,足以支付經營者的墊支應得的利息以及他所使用的物力和勞動的代價。
"第三是投資於工業或製造業。"第五是貸給他人,取得利息。"這是關於投資。它是有關用掉貨幣的積極的買賣的交易。可是,儲蓄也是積極的--它是等待的服務。
"不管什麼人,隻要看過製革匠的工作場所,就體會到一個窮人或者甚至幾個窮人絕對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置備生皮、石灰、鞣酸皮、各種工具......房屋......維持幾個月的生活,等待製成的皮革賣出去。"那末,誰來墊支這些費用呢?"墊支的人將是那些擁有資本物品或者可移動的積累的價值的人們之中的一個。......這個人將等待皮革售出,然後不僅收回他的一切墊支,而且外加一筆利潤,足以補償他假如用他這筆錢購置產業所可能獲得的價值,還要足以補償他的工作、操心、冒險、甚至他的手腕所應得的報酬。"
這樣,杜閣把資本和資本物品、資本基金和生產資料、貨幣價值和生產資料的價值、消極的節約儲蓄行為、積極的等待的服務、用掉所節儲的貨幣以及把儲蓄投資於生產資料的那種買賣的交易等種種概念,都等同看待,作為同一價值的總量。利息成為換取等待的服務的代價或價格。杜閣把這些都認為同一的以後,進一步揭露多瑪亞奎納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