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紮馬之戰

紮馬之戰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最後一次會戰。在這次會戰中,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後尊稱為阿非利加努斯)打敗了迦太基將軍漢尼拔。到公元前6世紀中葉以前,迦太基已成為西地中海的主要大國。在這以後的數世紀期間,迦太基進行了頻繁的征戰,並把它的商業帝國擴展到了北非、西班牙、西西裏島和撒丁島。但是,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它和與之保持了幾乎300年同盟關係的羅馬發生了衝突。那時,羅馬主宰著整個意大利半島,它對迦太基人距自己如此之近深感不安,而且,它對西西裏島早已垂涎三尺。所以,公元前264年,羅馬發動了第一次布匿戰爭。

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公元前241年。在戰爭過程中,由於在陸地和海上(這場戰爭主要是海戰)作戰的迦太基將領們沒有得到國內政治家的有力支持,結果,他們的艦隊被殲滅,西西裏島和撒丁島落入敵手。在後來的許多年裏,哈米爾卡·巴卡在西班牙大力增強迦太基人的實力。公元前218年羅馬人發動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哈米爾卡·巴卡的兒子漢尼拔就是從西班牙向羅馬發起陸路進攻的。

漢尼拔在意大利轉戰16載,取得了(特別是在初期)巨大的戰果,贏得了諸如特雷比亞、特拉西梅諾湖、坎尼等會戰的勝利。然而,他在征戰中並沒有得到迦太基的大力支持。公元前207年,他的弟弟哈斯德魯巴率軍增援,結果卻在意大利北部的梅陶羅河畔戰敗而死。事實上漢尼拔在被召回迦太基之前已在意大利南部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迦太基人還在其他戰場作戰,其中最重要的戰場是西班牙。戰爭爆發後不久,羅馬派西庇阿兩兄弟(巴布利阿斯與尼阿斯,他們分別是阿非利加努斯的父親和叔叔)前往西班牙摧毀迦太基的實力,並切斷漢尼拔的補給線。起初,他們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當哈斯德魯巴和他的弟弟馬戈以及另一個哈斯德魯巴(吉斯戈的兒子)統帥的3個迦太基軍團增援伊比利亞半島後,西庇阿兩兄弟隨即遭到失敗,並在戰鬥中陣亡。這場災難後不久,羅馬元老院作出了一個大膽而理智的決定,即派遣24歲的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到西班牙指揮那裏的軍隊。西庇阿隨後在那裏取得了一係列引人注目的戰績。

西庇阿曾跟隨其父在意大利北部與漢尼拔作戰,後來又在坎尼與漢尼拔交鋒。然而,當他去西班牙走馬上任時,他的軍事才能還鮮為人知。不久,他就用行動證明了自已是曆史上最偉大的將軍之一。他對各種作戰原則,特別是對堅持既定目標、保持機動以及節約兵力等原則都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是一個勇敢的統帥,一個天生的領導者。他總是盡可能地做好充分準備後才進行戰鬥。漢尼拔是他在紮馬之戰中的傑出對手,但論才能,漢尼拔比他要略遜一籌。盡管他的戰略有時遭到非議,但從他在意大利的大多數作戰表現來看,這些詆毀之詞並沒有多少證據。紮馬之戰時,西庇阿已成為第一流的軍人,因而他能夠發號施令。

到公元前205年,經過貝庫、伊利巴和埃布羅河會戰的勝利之後,西庇阿已把迦太基人趕出了西班牙,並已能夠返回羅馬。但他深知,隻有在迦太基,而不是在意大利,才能徹底打敗漢尼拔。在取得最後勝利之前,他不得不攻入迦太基本土。當他還在西班牙時,他采取了一個極端冒險而又頗有勇氣的行動,即到北非訪問,目的是爭取很有力量的努米底亞國王西法克斯的支持,結果,他如願以償。另一個努米底亞的王公馬西尼薩,以前曾在西班牙為迦太基而戰,這時也和羅馬達成了協議。從軍事角度來看,進軍非洲的通路已經掃清,但在政治上,西庇阿卻有許多對手。不過,公元前205年他被選為執政官,並被委派兼管西西裏省。眾所周知,那裏將是進攻非洲的跳板。

在西西裏島時,西庇阿為了清除政治上的障礙,會見了努米底亞的使節。他從這位使節那裏得知:西法克斯已經和哈斯德魯巴·吉斯戈的女兒索福尼斯芭結婚,並已廢止與羅馬簽訂的和約;在今後任何戰鬥中,西法克斯都將站在迦太基人一邊。鑒於這種情況,西庇阿立刻采取了行動。公元前204年的春天,他率領約2.8萬人(其中有2000騎兵)的部隊揚帆起航,在非洲的法雷納海角登陸。迦太基城位於突尼斯灣內,大約在兩個海角,即法雷納角和邦角的中間。即將發生的戰鬥是在現在的突尼斯,即埃爾卡夫-蘇塞一線以北的地方展開的。這個地方雖然夏季用水是一個問題。但氣候還比較宜人。

西庇阿很快得到了馬西尼薩率領的200名努米底亞騎兵的援助。在烏提卡西南方向約3英裏的一次戰鬥中,這些騎兵將漢諾將軍率領下的一支迦太基軍隊誘入西庇阿設下的埋伏圈,使西庇阿徹底擊敗了這支前來對付他的軍隊。此後,西庇阿曾試圖攻陷烏提卡,但由於那裏的防禦十分堅固,他采用了多種圍攻方法也未能攻下。鑒於哈斯德魯巴·吉斯戈率領的大批迦太基軍隊(可能有3.5萬名士兵)正在逼進,同時,西法克斯正威脅著他的後方,因此,西庇阿決定在該城東部約2英裏處紮寨過冬。

然而,公元前203年春,西庇阿取得了兩項重大勝利。他派自己的艦隊和2000人的兵力封鎖烏提卡,自己則率兵南進,在馬西尼薩的巨大幫助下,采取某種欺騙手段首先突襲了西法克斯的營地,繼而又襲擊了哈斯德魯巴的營地。西庇阿用火攻摧毀了這兩個營地,數以千計的敵人從大火中逃出時被砍殺。雖然哈斯德魯巴和西法克斯在這場殺戮中死裏逃生,但1個月後,他們又在一個叫做大平原的地方慘遭失敗。該地位於巴格拉達斯穀地,在迦太基西南方向約8英裏的地方。這兩個迦太基統帥又一次安全脫逃。但西庇阿在突尼斯一帶攻城掠地的同時,又派出副將萊利烏斯和馬西尼薩前去追擊西法克斯。經過激烈戰鬥,他們終於擒獲了西法克斯。

起初,迦太基元老院在遭到新的沉重打擊後,仍然異常鎮靜。他們向西庇阿的艦隊發動攻勢,並險些摧毀了這支艦隊。與此同時,他們從意大利召回了漢尼拔和馬戈。但是不久,主和派在迦太基元老院裏占了上風,迦太基元老院決定與西庇阿媾和。羅馬人的條件非常苛刻,其目的是使迦太基淪為一個一蹶不振的非洲國家,隻保持名譽上的獨立。迦太基元老院接受了這些條件,並派了一名使節到羅馬去簽署和約。但是,就在該條約報回之前,迦太基人兩次違反了停戰協議,西庇阿立即恢複了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漢尼拔已在小萊普提斯(拉姆塔)登陸,沿海岸向哈德魯梅(蘇塞)進軍。在那裏他得到了從利古裏亞渡海前來的馬戈部隊的增援。馬戈因在上次戰鬥中負傷而死於航海途中。漢尼拔曾在哈德魯梅停留了一段時間,因為他曾請求努米底亞的提哈烏斯王公前來協助,因此,他需要在此等待這位王公的到來。我們無法確切知道漢尼拔和馬戈從意大利帶出來多少部隊,據說漢尼拔從意大利帶出來的"老部下"為數1.2萬人,馬戈的部隊大約是1萬人(其中大部分是雇傭兵)。漢尼拔肯定得到了提哈烏斯的援助,後者帶來了2000匹馬和大量迦太基兵員。漢尼拔的總兵力約有4萬人。如果依托迦太基的安全基地作戰,這些部隊本可以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但形勢的發展卻使他們遠離了自己的基地。

西庇阿采取了一次精心策劃的冒險行動。當漢尼拔還在哈德魯梅時,他沿巴格拉達斯山穀向西推進,將通往他設在烏提卡的基地的交通線暴露出來。在此之前,他已火速通知馬西尼薩派盡可能多的部隊(特別是騎兵)前來參戰。迦太基人與西庇阿媾和之後,馬西尼薩已處理自己的內部事務去了,他正忙於盡可能多地掠取西法克斯的財物。西庇阿不想在沒有馬西尼薩軍隊參戰的情況下與漢尼拔交鋒。通過向內地推進,他向自己的同盟者靠近了。同時,他把沿途所有的迦太基城鎮無情地搗毀,從而切斷了迦太基城的一個主要供給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