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薩拉托加戰役(1 / 3)

第九章 薩拉托加戰役

七年戰爭於1763年結束。這場戰爭使大英帝國擴大了海外商業市場和領土。但是,英國的美洲殖民地人民不願僅僅成為一個海外投資場所,他們開始要求實行某種形式的地方自治。對於這種願望喬治三世及其英國議會既不同情,也不理解。他們認為,帝製就意味著效忠和服從。在以後的12年裏,由於幾任英國首席財政大臣渾噩昏庸,實行錯誤的財政立法,某些善意又被殖民地人民誤解,加之英國政府極其愚蠢地企圖用高壓手段扭轉曆史車輪,繼續實行殖民統治,殖民地人民怨聲載道。

當時已經是馬薩諸塞州總督的蓋奇將軍,曾經警告過國內政府,實行高壓政策將會導致戰爭,但是政府對他的警告置若罔聞。當新英格蘭人忍無可忍,準備揭竿而起的時候,蓋奇奉命於1775年4月派兵前往馬薩諸塞、康涅狄格和羅得艾蘭鎮壓暴亂。在列克星敦,叛亂者--這是當時英國人對殖民地人民的稱呼--重創了他的部隊。雖然蓋奇將軍6月在邦克山取得了表麵上的勝利,但他卻什麼也沒有得到。他的部隊(總共不過6000人)損失了1000多人,而美洲人損失不到500人。1776年3月,英國人感到堅守不住陣地,因而不得不撤出波士頓。殖民地人民對取得任何形式的地方自治都不再抱希望,於是在這年7月4日宣布獨立。

早在1775年5月,一些美洲人在富有感召力的本尼迪克特·阿諾德和伊桑·艾倫的領導下,就曾襲擊過提康德羅加的英國駐軍,並且攻占了城堡,繳獲了一批重炮。這年冬天,斯凱勒將軍和蒙哥馬利將軍同本尼迪克特·阿諾德一道攻打駐加拿大的卡爾頓將軍的部隊,差點兒占領了魁北克。1776年5月,約翰·伯戈因將軍率英國和德國雇傭軍的增援部隊到達加拿大,他同時帶來了沿哈得孫河南下與沿哈得孫河北上的威廉·豪將軍(那時他已經接替蓋奇的職務)的部隊會合的計劃。那年秋天,卡爾頓曾試圖實施這個計劃,但是他隻到達尚普蘭湖邊的克朗波因特。他感到沒有足夠的力量占領提康德羅加。

伯戈因(他於1776年12月返回英國)認為卡爾頓的行為是怯懦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他於次年2月向殖民大臣喬治·傑曼勳爵提出了一份名為《關於從加拿大出兵作戰的考慮》的文件。簡單地說,這份文件建議在克朗波因特集中8000英軍、2000加拿大人和1000多"野蠻人"(即紅印第安人)以及一支炮兵輜重部隊和水兵部隊。這支隊伍的任務是先到提康德羅加,然後沿哈得孫河南下到奧爾巴尼,而豪將軍將派一支部隊沿哈得孫河北上。與此同時,一支牽製部隊從奧斯威戈出發,然後沿莫霍克河而下,到奧爾巴尼與主力部隊會合。

伯戈因在他的《考慮》中說得十分明白,加拿大軍隊的唯一目標就是與豪將軍的部隊會合,這樣,在攻下奧爾巴尼並打通通往紐約的交通線後,豪將軍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把他的部隊全部投向南方作戰。鑒於豪將軍未予合作,強調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得到國王和傑曼批準的這一計劃,從戰略上來講是完全正確的。占領提康德羅加-哈得孫河一線後,英軍就可以有效地切斷新英格蘭各殖民地與其他各殖民地的聯係,遏製並進而征服他們,然後再集中力量去對付南方各殖民地--如果那時他們仍然掌握有武裝的話。這一計劃還充分利用了幾乎暢通無阻的水路(隻在喬治堡中斷一小段距離),以解決從提康德羅加到奧爾巴尼的運輸問題。

然而,很快便出現了複雜的情況。豪將軍也從美洲向傑曼提出一個又一個的計劃。傑曼於1776年11月30日收到了他的第一個計劃。這個計劃提出分三路,從加拿大、紐約和羅得艾蘭,向前推進,為此豪將軍需要1.5萬多人的部隊。但是3個星期後,當豪將軍感到他不可能得到這麼多部隊時,他便把計劃改成了給北路軍以盡可能多的援助,但主攻方向指向費城。傑曼1777年2月23日收到這一改變了的計劃。後來豪再次改變計劃,說"除了向南進攻,和偶爾向哈得孫河方向派點牽製部隊以外",他已經放棄了一切遠征的想法,還說他將通過海路運兵,從南麵向費城進攻。

直到5月8日,倫敦才收到豪將軍的最後計劃,而此時伯戈因(他已受命指揮北方軍隊)已經帶著他自己的經過批準的計劃到達加拿大。豪的最後計劃是最糟的選擇,因為它意味著豪的部隊要從華盛頓和哈得孫河下遊之間撤走。盡管如此,國王和殖民大臣傑曼還是批準了這個計劃,條件是不管豪如何考慮,"都要及時與奉命從加拿大出發南下的軍隊合作"。這是豪所接到的關於援助北方軍隊的最明確的命令。可是直到8月25日他才收到這封信,而此時伯戈因已經駐紮在靠近薩拉托加的哈得孫河一帶,等待豪對他的支援。

伯戈因是在蒙特利爾集中部隊的。他是個文雅、風趣而又雄心勃勃的人,極為勇敢。他在歐洲服役7年,職銜頗高,表現甚佳。他非常注重對官兵的訓練,一直是一位頗有聲望的指揮官。在戰役之初,他統轄英軍7個團和德國雇傭軍8個團,後者由巴龍·馮·裏德澤爾少將直接指揮。英軍總兵力,包括411名炮兵在內,共4488人;德國雇傭軍共4699人。在斯基恩斯博羅還有148名加拿大人、500名印第安人和682名托利黨人(效忠派分子)加入了這支軍隊。另外,還有一大批非戰鬥人員。按照當時的慣例,從以上各團中抽出投彈手和輕步兵連,組成一支精銳部隊。從留在加拿大作衛戌部隊的3個團中抽出來的輕步兵連也加入了這支精銳部隊。印第安人就是愛尋釁滋事,否則他們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總共約有9000名印第安人士兵,其中有些是堅韌頑強、訓練有素、遵守紀律的正規兵。另外還有一支由30條火力強大的武裝船隻組成的艦隊和一些陸路運輸用的馬車。

由聖萊傑上校指揮的牽製部隊啟程前往莫霍克河穀不幾天,6月20日,伯戈因的軍隊及其艦隊便向提康德羅加進發。提康德羅加要塞由聖克萊爾將軍指揮,守軍兵力不足,大約隻有2500人。伯戈因預計一定會有一場令人生畏的攻堅戰,因此,帶去了一個數量可觀的炮兵輜重隊(提康德羅加之戰後,許多大炮都丟下了)。但是他遇到的抵抗不大。7月6日,英軍就攻克了這一要塞。

攻克提康德羅加,意義並不重大,但是提康德羅加在伯戈因的後方,伯戈因不能讓對方占據它。伯戈因不失時機地命令追擊。不知什麼原因,聖克萊爾在撤退時在哈伯德頓留下2個團等待他的後衛部隊。這兩個團遭到迅速趕來的西蒙·弗雷澤將軍的投彈手和輕步兵營以及隨後趕到的裏德澤爾的德國雇傭軍的襲擊。經過一場短暫而激烈的戰鬥,伯戈因的部隊傷亡174人,美國部隊則傷亡166人,被俘228人。美國人被打敗了,但是他們的英勇善戰,給伯戈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以前,他一直錯誤地低估了他們。

8月16日在佛蒙特州(該州新設立不久)的一個小地方本寧頓又打了一仗。這一仗打得很激烈,伯戈因更深切地感到了美國人的英勇善戰。哈伯德頓之戰結束後,聖克萊爾的部隊處於一片混亂之中,該部退而加入了駐紮在愛德華堡的斯凱勒將軍(他指揮美國軍隊的北方軍)的部隊。伯戈因為等給養,不得不在斯基恩斯搏羅耽擱兩個星期--他的整個戰役就是輸在給養問題上--但是,他還是於7月24日出發,在全部被美國人設置了路障的小路上向愛德華堡前進了23英裏。他把重炮和物資首先運到提康德羅加,然後再用船將它們沿喬治湖運到他所在的喬治堡。7月30日,他的軍隊到達愛德華堡,此時,斯凱勒已放棄了這個地方,撤到斯蒂爾沃特的防禦陣地。伯戈因雖然在部隊數量和士氣上仍占有優勢,但他的時間緊迫,因為他的給養已非常短缺。正因為如此,伯戈因產生了襲擊佛蒙特州的想法。然而,這一想法卻招致了災難。

一段時期以來,馮·裏德澤爾將軍一直在催促伯戈因購買馬匹。裝備他的龍騎兵。由於穿著馬靴行軍,他的龍騎兵的戰鬥力大為削弱。正因為如此,當一慣樂觀的菲利普·斯基恩(效忠派頭子,伯戈因的政治謀士,家住斯基恩斯博羅)對伯戈因說,在康涅狄格河穀能收羅到效忠分子、馬匹和給養,而且可能遇到的抵抗微不足道時,伯戈因便派出了一支由德國人鮑姆中校帶領的小部隊。不過,進行這樣一種冒險活動,這支部隊人數太少了。

鮑姆很快了解到,本寧頓(據說在那兒可以找到馬匹)並不象告訴他的那樣由400名民兵把守,而是由一支1500人全副武裝的部隊把守,其指揮官名叫約翰·斯塔克,是一位極其能幹的新英格蘭人。鮑姆立即上報了這一情況。伯戈因於8月15日派布雷曼中校率增援部隊前去支援。但是增援部隊尚未到達,鮑姆的部隊已被擊敗,鮑姆本人也已陣亡。斯塔克接著又打敗了布雷曼。布雷曼的部隊行動遲緩(當然路也確實難走),而且撤退時隊伍混亂。若不是夜幕降臨,他們難逃覆滅的下場。本寧頓一仗使伯戈因損失527名德國雇傭兵(其中有28名軍官)和37名巡邏騎兵。美國部隊僅僅傷40人,亡30人,而且還繳獲了4門大炮。自這場敗仗後,伯戈因的軍隊再也沒有真正恢複過元氣。

至8月底,伯戈因的處境己非常不妙。他獲悉豪打算進軍費城,但是他自己的部隊中能夠打仗的人已減少到6974名,其中正規軍士兵僅4646人;前進即意味著切斷自己的交通線,因此,他必須集中大量的物資儲備,而這又需要時間,同時他不知道聖萊傑在幹什麼。而且又發生了這樣一件不幸的事件:他所屬部隊中難以管束的印第安人剝了一位當地神職人員女兒的頭皮。由於這一不幸的事件,他和他的部隊在整個美國都遭到了強烈的譴責。要撤退,機會仍然是有的,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撤退,是不會有人責難他的。但是他決定繼續前進。他命令英軍在薩拉托加以北的哈得孫河上架設浮橋,9月13日英軍通過浮橋渡過哈得孫河,第二天德國雇傭軍也過了河。伯戈因的部隊分三路沿河的西岸向下開進。由於過河前招募了一些新兵,此時這支軍隊已經增加到了7702人。

與此同時,美國北方軍更換了指揮官:霍雷肖·蓋茨少將接替了斯凱勒。蓋茨曾在英軍中當過步兵軍官,由於無錢購買團長的官階,他棄官退出英國軍隊。在與權勢集團不和的處境下,他返回了他青年時代服役過的美洲。他是一個謹慎和多少有點缺乏想象力的指揮官,遇事總願躲在後麵。他接任後不久,便把部隊從莫霍克河口帶到哈得孫河上遊的一個名叫比米斯高地的地方。這是一個天然的堅固防禦陣地,經過一位名叫柯斯丘什科的波蘭工程師的精心設計,該陣地變得更加堅固。蓋茨共有28個步兵團、200名輕騎兵和22門火炮。他的大陸軍和丹尼爾·摩根上校的500名火槍手都是一流的,但是新近從新英格蘭招來的民兵卻非常缺乏訓練,不過,蓋茨的部隊比伯戈因的部隊人數多,並且占據著有利的地形。時間也對蓋茨有利。

美軍的防禦陣地長1.25英裏,縱深0.75英裏。土木工事和胸牆從鳥瞰哈得孫河的高地一直延伸到左側的尼爾森(當地的一個農場主)住宅。由於正前方有一條深峽穀,陣地變得更加堅固。這條防線主要由大陸軍各旅把守。在防線的右側,美軍的大炮控製著道路和河流。在防線的中央,美軍的防禦工事沿西北走向,一直通到尼爾森的穀倉。這裏也布置了炮群。穀倉的西麵是一座小山丘,這裏,美軍隻修建了部分防禦工事,但是主陣地沿西南方向一直通到蓋茨的總部。

伯戈因與敵人的第一次接觸發生在9月17日,地點在索德住宅地區。這裏距蓋茨的陣地大約5英裏。當時伯戈因正在通過一片樹木茂密的地區。他缺乏可靠的偵察人員,因為此時最好的印第安人都已離開了他。另一方麵,蓋茨對伯戈因部隊裏發生的情況卻了如指掌,因為他的副官長詹姆斯·威爾金森中校對伯戈因的軍隊幾乎是跟蹤偵察的,而且一些德國雇傭兵開小差投靠到美軍。然而,伯戈因知道通往奧爾巴尼的道路已被封鎖,而且得知敵人陣地的左側有一座未被占領的小山丘。因此,他決定不再沿著通往奧爾巴尼的道路開進,與蓋茨的部隊正麵接觸,而是繞到敵人陣地的左側,迂回包抄,把戰線從懸崖推向河岸。

9月19日上午8時,伯戈因的軍隊在濃霧和毛毛雨中從索德住宅出發。他們兵分三路:弗雷澤指揮右路,漢密爾頓將軍指揮中路,菲利普斯將軍在裏德澤爾的支援下率左路沿河邊的道路前進。弗雷澤這一路向西橫掃,伯戈因率領中路沿一條大車道穿過大穀河,然後繼續向西,從弗裏曼農場的北麵穿過(弗裏曼是一個效忠派分子,不久前已放棄了這個農場,將要發生的戰鬥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三路縱隊間隔很遠,中路和左路更是如此。大約上午9點,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在英軍士兵的身上,使他們的紅色外衣顯得格外鮮豔,刺刀閃閃發光。此時他們正背著沉重的裝備,沿著他們很不習慣的灌木和森林地帶曲折前進。

伯戈因在弗裏曼農場停下,以便讓弗雷澤那一路到達進攻發起地域,因為他們的接敵行軍路線最長。下午1點鍾剛過,伯戈因估計弗雷澤已經準備好,便按預先的約定鳴炮發出信號,通知各路英軍立即前進接敵。大約就在這個時候,英軍的先頭偵察部隊遭到了猛烈的炮火襲擊。蓋茨其實是不主張采取進攻行動的,他原計劃留在防禦工事裏,讓英國部隊進攻他。但是,在左翼指揮官阿諾德少將的催促下,他作了讓步,允許摩根的來福槍手在迪爾伯恩步兵的支援下出擊。正是這些人與福布斯指揮的英軍中路先頭部隊接上了火,並且幾乎把他們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