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輝煌的數學世紀 第3章 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
然而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大斯基的非歐幾何論文,已經在這之前發表了。
就在波耶論文發表的這一年,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因為車禍,幾乎成了一個半殘廢,第二年從軍隊退役,回到老家。
在這以後,波耶一直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就是在這樣艱難困苦的生活中,他仍然從事非歐幾何的研究。
1860年,波耶逝世。他的非歐幾何沒有得到世人的承認。
就在波耶潛心研究第5公設,並發現非歐幾何時,比他大10歲的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也大體同時發現了非歐幾何。
羅巴切夫斯基於1792年出生在俄國的下諾夫哥羅德,就是現在的高爾基市。他3歲喪父,由善良的母親把他一手拉扯長大。
由於家境貧寒,生活都難以維持,母親樣無法把兒子送去讀書,後來在政府的救濟下,羅巴切夫斯基才轉為公費上學。
1808年,羅巴切夫斯基進入喀山大學學習。他更加發奮讀書,努力學習。他的思想活躍,具有生動活潑的氣質,敢於主持正義,見義勇為,並且關心他人,助人為樂。
羅巴切夫斯基有堅強的意誌,驚人的毅力,能勤奮地學習,不斷地探索,又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因此他的各門功課都是優秀,特別是他的數學才能和獨創精神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讚揚,為他後來攀登數學高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11年,羅巴切夫斯基大學畢業,因成績突出而留在喀山大學任教。由於他在數學上的成就,22歲時就當了喀山大學的副教授,24歲晉升為教授。
羅巴切夫斯基在1816年出任教授後,也加入了試證第5公設的行列,通過幾年的努力,他失敗了。但是,在失敗中,羅巴切夫斯基對第5公設產生了懷疑,並進一步認識到第5公設是不可證明的。
在第5公設不可證明的思想基礎上,羅巴切夫斯基開始探索一種新的幾何學體係。1823年,他在一份教學提綱中提出建立新幾何體係的可能性,並把它上交給校方。
校長馬格尼斯基認為,羅馬切夫斯基的設想是狂妄的,彼得堡科學院認為他的學說是邪說。
在困難和挫折麵前,羅巴切夫斯基沒有像其他數學家那樣失敗後就放棄了對第5公設的研究,他的最大特點是對於大家難以解決的問題敢於提出新見解,敢於碰硬,敢於創新,勇往直前。
羅巴切夫斯基對新的幾何學體係進行不斷的理論探索。他提出一個與第5公設相反的假設:過直線外一點至少可以作兩條直線和已知道線不相交。
這是一個與第5公設相矛盾的假設,按照這一假設應當推出與歐氏幾何相矛盾的結果。但是並沒有引出矛盾,而是推出了一個新的幾何傳統,邏輯嚴密。羅巴切夫斯基把這種抽象的新的幾何係統最初稱為"抽象幾何學"。
1826年2月11日,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的一學術會議上,宣讀了他的不朽論文--《幾何原理的扼要簡釋及平行線定理的一個嚴格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