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電學大進步 第40章 屢建奇功的英雄

在研究電磁學的人中,法拉第是一位屢建奇功的英雄。

1791年9月22日,邁克爾·法拉第出生於英國薩裏郡的一個鐵匠家庭。由於家裏貧窮,生活都難以維持,就談不上送法拉第去讀書了。1796年,為了擺脫貧困,父親帶著全家來到繁華的倫敦,住在曼徹斯特廣場一家馬廠行的樓上。

環境雖然變了,但是生活的貧困依然沒有改變,童年的法拉第隻好在曼徹斯特廣場和查裏斯大街度過。

1804年,法拉第到附近黎保的書報店當報童,第二年轉為店裏的裝訂工人。利用裝訂書籍的空閑,法拉第貪婪地閱讀著剛訂好的書。書籍開闊了他的視野,增長了他的知識。

在閱讀的大量書籍裏,法拉第被《大英百科全書》中的電學部分和瑪西特夫人的《化學對話》所描述的奇妙現象深深地吸引住了,便按照書中的內容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實驗。

法拉第沒有想到,正是書中的奇妙現象,促使他學習科學知識,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最終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1812年,法拉第作為一名裝訂工的學徒已經期滿,為了生活,也為了自己的誌趣,他又成為法國人羅歇的印刷所裝訂工。

這一年,法拉第聽了一次皇家學院大化學戴維的化學講演,並且能夠聽懂。他非常高興,多年來自己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接連幾天,法拉第總是在想:要是能到皇家實驗室去工作,那該多好啊!強烈的科學欲望促使他冒昧地給皇家學會會長班克斯寫了一封信,懇求獲得一份科研工作。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信發出後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法拉第並不死心,決定再給戴維寫封信,碰碰運氣。

碰巧的是,皇家學院解雇了一名助理實驗員,法拉第又以他的化學知識和見解受到戴維的賞識。這樣,法拉第成為戴維的助手,踏上夢寐以求的科學征途。

一開始,法拉第在實驗室的工作是,洗瓶子、擦桌子、掃地板,與其說是助手,倒不如說是實驗室的勤雜工、戴維的仆人。

但是沒過多久,法接第就向戴維證明了,他比一個勤雜工要高明得多。他頭腦靈敏,有分析力,不時恭敬地提出一些建議,令戴維刮目相看,於是戴維允許他參加自己的各項實驗工作,而他也能比較準確地完成各項任務。

1813年10月1日,戴維夫婦去歐洲大陸旅行。法拉第作為戴維的"哲學助手"陪伴他到歐洲各大城市去講學。

法拉第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早晨迎來了我一生中的新時代。在我的記憶中,我從未到過離倫敦12英裏以外的地方,現在我可能要離開它若幹年,去訪問那些遙遠的地方。"

在旅行期間,法拉第遊曆了巴黎、羅馬、米蘭等城市,結識了許多有名的科學家。

1816年,法拉第在戴維的指導下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多斯加尼本土生石灰的分析》。1825年.他第一次在實驗中製取了苯。這一年,在戴維的推薦下,法拉第被任命為皇家研究院實驗室主任。

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磁效應,法國物理學家安培研究出電流產生磁力,使歐洲大陸掀起研究電磁學的熱潮。在這一領域,英國相對落後,1821年9月,奧斯特的實驗成果傳到英國後,戴維和法拉第立即進行了實驗。

不久,戴維要從事其他研究,法拉第就單獨進行電和磁之間現象與本質的研究。

既然電流能產生磁力,那麼磁力能否產生電流呢?法拉第按這一設想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