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信息的增值理論(1 / 3)

第一卷 信息經濟概況 第六章 信息的增值理論

信息論的創始人申農這樣描述信息:"信息是用以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即信息具有減少人們認識的不確定性,提高人們認識能力的功能。可以說,人們研究信息,重視信息,就是為了在生產和決策中運用信息,增加信息含量。

另一方麵,信息又是一種資源。控製論的締造者維納(N.Wiener)認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這一提法的積極意義在於把信息看成是與物質、能量等量齊觀,並且是與物質和能量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構成客觀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人們可以利用這種"軟資源"替代或優化其他生產要素,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和創造財富。

縱觀信息活動的全過程,信息的增值現象和增值使用無處不在,形成了信息最重要的屬性之一。

下麵從理論上對信息運動過程中的信息增值行為和現象進行歸納和概述。

一、知識增長中的信息增值原理

英國的著名情報學家布魯克斯(B.C.Brooks)將信息看成是知識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認為信息可以改變知識的結構,並且提出了信息作用於知識結構方麵的基本方程式:

K[S]+△I=K[S=△S]

式中,K[S]、K[S+△S]分別表示吸收信息前後知識係統的狀態,△I表示該知識係統吸收的信息。

這個簡單的方程式可以看成是對信息增值功能最直接的描述,也是對信息的概念和作用最基本的描述。

情報界對該方程式的一般解釋是:知識結構K[S]由於吸收了信息△I,增長為K[S+△S],新的知識增加是由於吸收信息的結果。

這便是建立在信息的吸收與利用上的信息增值原理,由於信息的介入,知識得到了增長。這也是信息的增值的最基本的體現。

二、信息交流中的增值原理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或運動狀態,以及這種方式(狀態)直接或間接的表述。它能夠依靠光、聲、磁(自然界)與語言、表情以及文字符號(社會界)等得以呈現和傳遞。信息的這種傳遞性使信息可在時間和空間上廣泛擴散,導致信息交流和轉換,促使信息的量和質發生變化。這種在信息交流中出現的現象,可用信息增值原理加以表示。

假定信息在一般情況下不因傳遞發生損耗和歪曲,信息交流中的增值原理包括幾層含義:

1.伴隨信息交換,信息輸出者雙方的信息占有量以總投入交換量為極限而同時增加。

2.當交流帶來的激發、啟迪、靈感、聯想、聯合投入加工時,交流便帶來了新質的信息。此時各自的信息占有量將不受原總投入交換量的限製。這時不但擴大了信息量,而且使信息交流升級,產生了新的對話基礎。

3.交流產生的不隻是直接的生產力和生產率,而且因其獨特的信息環境,將產生信息技能和信息能力的提高。這種增值是潛在的,而且可能是更為巨大的。

4.當交流伴隨當事者的感情、氣質交流,產生交流引力後就會形成有效的信息網絡。

5.交流結束後慣性使其滯留,引起回味、聯想和思維的躍進。

這種伴隨在交流中的信息增值便是最為常見的信息增值現象,它可以不花費任何財力和物力,僅僅需要時間以及智力的參與。可見,信息交流的本質與其說是傳遞,不如說是生成與創造,達到信息的最大增值。

三、基於信息交合論的信息增值

信息交合能力,是一種通過對事物的結構、功能、材料等信息要素的係統分解,從信息要素的各種組合、聯係中,尋求創造性構想的能力,它有四種基本類型:①自體交合,即把一事物或係統,按層次、係列的邏輯順序,分解為若幹信息標(即把信息依次排列物標線),並以此形成信息反應場,進行信息交合。②異體交合,即自體交合的信息反應場與其它相關事物、係統的信息相互滲透,進行信息交合。③多元體交合,即在由三個以上事物的信息標組成的信息反應場中,進行信息交合。④多係統交合,即在多個係統的信息反應場所組成的信息網絡中,進行信息交合。一個複雜事物或決策包含多個係統,需要在多係統的信息反應場中,進行信息的優化組合。

引進信息交合論是為了說明,信息在信息反應場、信息網絡中相交合,能產生新信息,即實現信息在量和質上的增值。這可用兩條公理加以闡述:

1.不同性質的信息相交合能產生新的信息。同一性質的信息相交合,隻增加信息的數量,使信息發生量的變化,而不能產生新的信息。隻有不同係統、不同層次、不同時間和空間的信息相交合,才能產生具有新質的信息。

2.不同聯係的交合產生新的聯係。同一聯係的信息交合,隻能擴大信息聯係的範圍;隻有不同係統、不同層次聯係的信息交合,才能產生具有新質的聯係。

信息交合中的信息增值對於信息的加工組合與信息的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信息在加工處理中的增值

信息的加工、處理是一種智力勞動,是信息加工人員把零散的、無序的、形式各異的、內容交叉滲透的、優劣混雜的大量信息,進行篩選、加工、濃縮、整序,使之成為有序的過程,它不僅僅是一道具體的工作程序,也是一個思維過程和腦力勞動的過程,它包括加工人員的思維、判斷、計算、推理、分析和綜合,使那些經過加工後的信息增加原來沒有的含義,產生一些新的更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提高它的效用,實現信息的增值。例如,預測性、決策性信息的加工過程,便是在大量信息基礎上分析與綜合的結果,它賦予信息以新的含義,並且能獲得實際的效益。信息加工處理的主要目的正是為了產生出對用戶更為有用的新信息,這是一種信息的"擴大再生產",也是最基本的信息增值過程。

當這種經加工處理後的信息作為一種服務和產品提交給信息用戶時,其信息不再隻是信息加工過程中所耗物資的價值,更包括信息勞動者在勞動中創造的價值,即增量的價值,這種信息的增值過程可圖示為:

信息源 用戶

↓ ↓

搜集→加工→存貯→檢索→分析研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