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息工作的實際出發,促使信息增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一)從微觀信息分析宏觀態勢,從而獲得增值的信息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所收集到的和能夠獲得的信息,大部分隻反映了事物的微觀動態,並不是事物運動狀態的全部,但這些微觀信息卻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客觀事物的發展態勢。因此,注意對微觀信息、局部信息進行分析和加工,就能夠獲得潛在的宏觀信息,使其產生增值。雖然微觀信息也有量和質的關係,有些微觀信息並不能反映多少麵上的信息,但同類信息的多少可以發現對宏觀有很大影響的共性東西,這時量的積累就會產生質的變化,微觀信息就會大大增值。
(二)從苗頭性信息發現傾向性問題,促進信息的增值
在信息工作中,一些苗頭性信息往往被認為價值很小而受到忽視,其實,不少苗頭性信息往往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被"小"的表象所掩蓋的傾向性問題。因此,需對這些信息進行深入而細致地分析和研究,運用敏銳的眼光,主動去發現和捕捉苗頭性信息,並進行更大範圍的類比調查和研究,以"小"見"大",並據此開發一些對決策有借鑒性作用的傾向性信息,以更好地發揮信息的依據作用和增值作用。
(三)從現實性信息(已知信息)分析預測性信息(未知信息)
在獲得的大量信息中,總是已知因素多,未知因素少。但已知因素又往往是簡單的、直觀的,並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要想在許許多多的已知信息中發現未知事物的發展規律,並據此來判斷未來,就要通過艱苦努力,從過去到現在的事物發展中去描繪前進軌跡的圖像,研究動態變化的運行格局,從中發現揭示事物本質的運動規律的信息,為準確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尋找依據。於是在信息工作中,要注重超前預測,根據事物已知的信息,從事物過去到現在的發展軌跡,對未來的趨勢進行科學預測和分析,並以之指導科學經營和決策,發揮信息的增值作用,取得成效。
(四)從事物個別現象的信息揭示普遍規律,達到信息最大增值
可以對事物個別現象的經驗性信息進行綜合,歸納出事物的本質特征,並加以借鑒和運用,促使信息增值。但並不是所有個別現象都具有普遍意義,所以,在信息工作中,既不能對所有個別現象都進行仔細研究,以致花費了寶貴的時間和人力而收效甚微,又不能忽視個別現象的普遍借鑒價值,以致使稍經加工就可"身價百倍"的重要信息失之交臂。為了正確判斷個別現象的信息是否潛藏著普遍意義,在處理這方麵的信息時,應仔細推敲和思考,抓住有增值希望的個別現象性信息,進行有目的性的深度開發,不致於疏漏了有價值的信息,從而達到信息的增值效果。
(五)把信息的一次性增值發展為多次性增值
信息的增值並不都局限於一次性,有些信息通過不斷的反複加工處理,會出現多次增值。這就要求我們對內涵容量大、包容性廣的信息進行持續開發,促使其不斷增值。一方麵,抓住對全局有較大影響的問題性信息,搞好定點、定向開發,堅持跟蹤反饋,使信息在持續開發的過程中,不斷對全局發揮積極影響,朝理想方向發展,從而實現其增值;另一方麵,要團結具體的經營決策實施情況,係列開發與之相關的各類信息,對信息反映出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作出新對策,使前一次經營決策中增值的信息,在新的經營決策中實現信息的二次利用和增值。因此,在信息開發中不能滿足於一次性增值,而應不斷堅持進行大範圍和深層次開發,不能隻看到信息在目前所產生的效益,更要著眼於未來,隻有這樣,才能使信息多次增值,長遠受益。
(六)正確理解和有效利用信息的增值理論,指導信息增值工作的開展
信息的增值理論是信息工作在實踐中發揮增值作用的總結,更是對信息增值性能一般規律的概括,它來自於信息工作的具體實踐和科學研究,所以,信息的增值理論對信息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和借鑒作用。
因此,在信息工作中,首先必須加強信息增值理論的研究,使信息的增值理論更加科學和完善,最終形成科學化和係統化的、並能在信息實踐中得到驗證的理論。其次是正確理解信息的增值理論,動態地把握信息的增值理論,更為重要的是在信息工作的具體實踐中正確地運用信息的增值理論,並使之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更新,發揮其理論的增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