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木屐
木屐流行於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一帶的花藍瑤區域。其製作方法是以一雙寬約10厘米、長約26厘米(與普通鞋相等尺寸)的木板,在腳跟和腳尖處各開一條槽,以木修成扁形的木栓,高約寸餘,插入槽內作鞋根,然後在兩頭鞋根木栓前方打成"品"字形的三個眼(即前部鞋尖處打一眼,後根左右各打一眼),再用麻等物編成辮子穿入眼內,並在鞋底打死結,做成"人"字的帶袢。這種木屐鞋的形式與日本人穿的木屐幾乎無異,其具有價廉物美、方便涼爽、經久耐用和獨具風采的特點。
第12章 木屐(1 / 1)
第12章 木屐
木屐流行於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一帶的花藍瑤區域。其製作方法是以一雙寬約10厘米、長約26厘米(與普通鞋相等尺寸)的木板,在腳跟和腳尖處各開一條槽,以木修成扁形的木栓,高約寸餘,插入槽內作鞋根,然後在兩頭鞋根木栓前方打成"品"字形的三個眼(即前部鞋尖處打一眼,後根左右各打一眼),再用麻等物編成辮子穿入眼內,並在鞋底打死結,做成"人"字的帶袢。這種木屐鞋的形式與日本人穿的木屐幾乎無異,其具有價廉物美、方便涼爽、經久耐用和獨具風采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