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諒之亂徐世績是知道的。
隋文帝有五個兒子,楊廣是老二,楊諒是老五。別看楊諒最小,但文帝在位時特別的寵愛楊諒,還給了他並州的兵權。
老二楊廣登基之後,秘不發喪假借文帝的名義讓楊諒回長安。但是卻被楊諒識破,於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謀反。
印象中這次謀反持續時間不長,所以徐世績才會說很快就會結束。
不過這場仗即便是一時半刻結束不了,對徐世績而言也沒什麼。如今他雖然煉體的時間還短,但是碰上軍隊中的高手,即便打不贏,想必也不至於吃虧。
吃完午飯之後又過了半晌,徐世績見徐母已經睡著了,這才小心翼翼的離開了家門,一步一步的朝著山中走去。
修仙者修的是法力,是以外界靈氣為契機,相當於直接將天地間的寶藏拿來使用。
而凡人中的武功修的是內力,所謂內力是以自身潛力為契機,通過特殊的吐納法門將自身五髒六腑當中蘊藏的元氣轉化為內力以供自己使用。
而元氣則是由吃飯、休息、藥物等手段來補充的。
徐世績修煉的煉體術,也是以自身潛力為契機,元氣卻是直接用來鍛造肉身,要比江湖中的內功心法高明上很多個層次,所以他倒沒什麼可擔心的。
徐世績如今煉體不久,雖然臨時還用不到什麼靈丹妙藥,但是肉一定要夠吃才行。若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哪來的元氣補充?
不過這次徐世績上山的目的卻不是為了打獵。
一個月前的時候,徐世績在山上采藥偶然間發現了一株快要長到三十年的野山參。
山參三十年一個坎,根據徐世績的推算,最近這幾天應該就能長足年份,所以每天下午他都會來檢查一番。
三十年的山參雖然可以用來入藥製成一味補充元氣丹藥。但如今自己隻是剛剛煉體,用這等丹藥未免太過於奢侈,多出來的元氣自己不能煉化吸收就等同於浪費。
所以徐世績還是打算采了山參之後就拿去賣掉,然後再想辦法到邊關買一些煉製培元丹的材料。
這個培元丹不同於凡世中的培元丹,是用特殊的丹方和煉製手法煉製而成的,除了固本培元,祛除體內雜質之外,還有許多妙用,而且丹方中的藥材並不難尋,正是徐世績接下來煉體需要用到的。
不過饒是如此,那些藥材也不是如今的徐世績能夠買的起的,幸好遇見了這株山參。
缺錢啊,前世如此,沒想到這一世隻是修煉一個普通的煉體功法而已,竟也這麼困難,法財侶地中除了法之外自己如今樣樣都缺,徐世績心中略感無奈。
走了大概有半個時辰的功夫,徐世績終於到了野山參生長的地方。但令他驚訝的是,山參居然不見了!
徐世績低頭看了看山參周圍暗紫色泥土上的腳印,微微的皺起了眉頭。
大隋朝文武百官當中官品不同,服飾不同。所司不同,服飾也不同。而且不但是服飾不同,連鞋子也是不同。從眼下的鞋印上來看,應該是軍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