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假戲真做(1 / 3)

周敬王十年,即公元前510年,啟蟄(即今驚蟄),辰時,周王朝之都:成周(令河南洛陽)。

這天上午,周敬王在宮殿的明堂內接見前來朝見的諸侯。周敬王背對屏風,朝南而站。明堂的台階下,是身穿黃紅色禮服的諸侯。東邊站著宋景公,西邊站著衛靈公,北邊站的是鄭定公,仨人後麵是曹侯、邾公、紀候、徐公、頓公。明堂下八人,同時向周敬王行稽首禮。禮畢,敬王與諸侯們敘說君臣之情。雖然此時已是春秋未期,周王朝的威望已每況愈下,守舊的諸侯還時按時來朝見天子。撇開暫時的利益紛爭,眾人暢談甚歡。

當然,宋景公等人之所以選擇這天來朝見天子,也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想趁機參加周王朝最就級別的祭祀活動之一的郊祭,以求國泰民安。

巳時,諸侯們尾隨周敬王走出宮殿,依次登上皇宮外的大輅,前往祭祀的地點。

宮殿外,人頭攢動,路兩邊是觀看熱鬧的平民,他們幾乎要衝散士兵組成的人牆,擠進道路中。

士兵頭戴兜鍪,身穿鎧甲,手持長戈。走在大輅前的士兵則是手執彩旗,輅車後是步行的大臣。通往郊祭的路是旌旗遮日,鼓樂喧天,熱鬧非凡。

上天似乎知道它的臣民舉行祭祀,安排了天晴的日子。暖和的陽光直灑下來,落在偷偷吐出嫩芽的枝頭,落在長出新葉的翠草中。涼風習習,冬天裏憋壞的鳥兒,抓住風和日麗的時光,穿梭於樹林中,玩起捉迷藏的遊戲。

離成周王朝都城約五裏處的郊野,一片靠山的草坪上擺有九口大鼎,每口大鼎裏裝的或是豬,或是牛,或是羊。每一鼎前麵有一口卣(盛酒的器皿),卣中是秬、鬯。此處是周敬王等人進行郊祭的地點,方圓兩裏,被事先安排的士兵隔開,禁止閑人入內。

周敬王率領眾臣在香壇前跪下,畢恭畢敬地叩拜。

一拜,兩拜,眾人正欲第三次叩拜,忽地發生一件任何人也意想不到的事。

一道銀光突然從天直照下來,落到離周敬王約五步遠的地方。突如其來的銀光本來就奇怪了,更奇怪的是銀光有一位“仙人”緩緩降落。“仙人”剛剛觸地,忽然萬裏無雲的半空響起一聲巨雷,兩道閃電伴隨雷聲而出,轉眼間變成金色的鳳凰、鱗片發光的四爪巨龍。鳳凰與巨龍同時飛向銀光中的“仙人”,最後竟融入“仙人”的軀體,消失在眾人麵前。

待銀光慢慢散去,“仙人”的玉體現出。“仙人”背朝眾人,盤腿而坐,身著白色綢衣,祼露雙臂。兩臂皆有圖案,左臂是活靈活現的騰龍,右臂是栩栩如生的金鳳凰,二物的形狀竟與剛才騰飛在空中的神物有幾分相似。

周敬王等目瞪口呆,六神無主。

“仙人”慢慢站起,伸展下腰腿,轉身望見叩拜的人群,嘴裏冒出一句:“開始拍戲了嗎?”

周天子定睛一看,眼前的“仙人”是一位彼有姿色的女子,她個子高六尺有餘,烏黑的長發,鵝蛋臉,眉清目秀,臉蛋白裏透紅,皓齒朱唇,雙乳傲然挺立,年紀看來大約十四五歲。

站在香壇前的女子並非“仙人”,她叫小巧玲瓏,是一名二十五歲的女孩,由於長著一張娃娃臉,所以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得多。她的職業是一名醫生,同時身兼業餘演員一職。這天好正在參加拍攝由周潤發等人主演的《孔子》。中午有短暫的休息時間,她溜入演員更衣室裏小睡一會兒,醒來後,卻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身處異處,眼前還多了一群陌生的人。

小巧玲瓏的第一反應是:“導演是不是和其他人一起忽悠我?”她環顧四周,卻沒看見劇組工作人員,周圍是空曠的原野,天空是她從未見過的尉藍,涼風吹身上,感覺有點冷——昨天的天氣預報說,今天的氣溫高達三十攝氏度的。

周敬王嘴唇顫抖問道:“你是人還是仙?”小巧玲瓏沒理會他,倒是一旁的宋景公答話:“啟稟陛下,並非仙從,是臣的次女:涅槃。”周敬王半信半疑:“當真?”景公微微點頭。

景公仰起脖子道:“槃兒,你為何至此,從何處而來?”

小巧玲瓏是愛開玩笑的人,道:“從天而來,我是你女兒,可有憑證?”景公道:“我從小看著你長大,難道會認錯人——你的左腳有一塊玉佩,玉佩的一麵有梅花圖案。”她納悶:“玉佩是她老媽兩天前留下的遺物,對方是如何得知的呢?”景公又道:“大庭廣眾之下,裸露雙肩,成何體統?”

四位全副武裝的侍衛,小心翼翼地圍過來,打量從天而降的“仙人”。一位寺人(即太監)不知從哪弄來一件寬闊的上衣,遞給宋景公,後者雙手遞給小巧玲瓏:“速速穿好,屈身叩拜陛下。”

“裝得挺像的嘛,捉弄一下他們。”小巧玲瓏心想。於是伸手去拉宋景公的胡子——真的,再用力撥他的頭發,也是真的。她用力捏捏自己的臉孔,感覺到痛——見鬼了。

宋景公又細細看一眼小巧玲瓏腳上的玉佩,確定“仙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立刻板起臉教訓:“放肆!”

正值初春,小巧玲瓏的身體在發出一個信號:冷。她套上景公遞來的衣服。侍衛將她圍住,看樣子隨時準備動手。她狠狠地瞪了侍衛一眼:“別以為你穿上鎧甲我就怕你,若不是本姑娘今天身體不適,不宜運動,肯定打得你們喊爹叫娘。”

小巧玲瓏這挑釁的念頭,是有實力作為後盾的,她從小學至大學,一直就讀一間文武學校,所以散打、柔道都懂一些,也許因為受了《水滸傳》中林衝的影響,她對長槍尤其鍾愛,打初中就堅持參加學校的武術興趣班,專習長槍,也算是學業有成。

或許是她的眼光發生威脅作用,侍衛本能地後退一步,她的腦筋一時發生短路,隻好跟著太監離開現場,登上輛剛剛封閉好的大輅。

待小巧玲瓏走開,宋景公道:“陛下,請恕劣女無禮之罪。”周敬王道:“不知者無罪,且事發突然,恐怕愛卿之女還未知身處何處。”

插曲結束,眾人繼續郊祭儀式。

大典完畢,周敬王喚來太史,讓他就剛才發生的事占卜、占筮。

半柱香的功夫,太史跑來,臉上盡是喜興,彎腰道:“陛下,占筮為大吉、、、、、、”

衛靈公聽了,忍不住插嘴:“自古以來,先有象,後有數。占卜為象;占筮,為數,信筮不如信卜。”太史道:“靈公言之有理,然占卜亦為大吉。”敬王道:“所言屬實?”太史道:“鄙人食王之俸祿,豈敢欺君,我任太史以來,已有三十載,占卜、占筮皆為大吉,尚為首次。大周此載定當風調雨順。”諸侯、百官皆向周敬王道賀。

周天子道:“剛才看見宋女左右兩臂各有一物,朕以為左臂一物應為龍,右臂一物為鳳凰,愛卿能否詳解?”

太史道:“據臣所知,鳳凰為神鳥,雄為鳳,雌為凰,後有逐稱鳳凰,此神鳥頭青,頸白,嘴赤,羽毛、趾、爪全為金黃色。龍者,亦為神物,可興雲作霧,騰踔於空,古書有雲‘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分為多種,有角龍、應龍、火龍、蟠龍、青龍等,景公之女左臂之物應為爪龍。”

周敬王轉身問宋景公:“愛女手臂之物,可是與生俱來,其年幾何?”景公道:“據我所知,愛女臨世時,手臂並無二物,且未嚐聽夫人說起,其芳齡十有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