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於《海賊之忍者號》】
讀書讀書,讀書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很多人,隻是片麵的做到了這個詞的一半——讀!這個詞也因此被賦予了這樣狹隘的意義了,但是這個詞真的是如此“狹隘”嗎?
在我看來,讀書是兩個過程,分為讀和書!
讀自然就是看,自然就是理解。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讀的過程中自然需要理會其中的精義,這就是理解。所以讀的過程包含了這兩個意思。那麼和他等同地位的書呢?
書,自然是立書著說。很顯然,這也是兩個過程,一個是寫,一個是說。寫是記錄下自己的想法,說則是傳播自己的想法。
那麼現在,問題又來了,古人為什麼要將如此“複雜”的兩個字綁在一起,形成一個詞呢?
其實啊,在我看來,這個答案非常的簡單,古人所要表達的意思無外乎就是:在看並理解那些書中的內容的同時,也需要將他們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所謂的自己的東西包括兩方麵,一方麵是寫,一方麵是說,但是不管是寫還是說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照抄原文。
我不知道,為什麼看我書的朋友們會噴我“改劇情”,或者又噴我說“不尊重原著”。我承認我的筆法有點差,語句帶了很濃重的“個人屬性”,但是不管怎麼樣,我依舊在描述我自己的想法,不是嗎?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就是想將那些好看的,好玩的動漫作品經過我自己的改造變成自己的!
隻是,可惜的是,第一本書撲街了!但是,沒關係,我會繼續,以後寫得好了,我也不會收筆,誰讓我們國家在動漫上有缺陷呢?
所以能尊重我的“想法”嗎?要是你們不喜歡,可以不看,但是不要噴我,謝謝!
在回到讀書這個話題上來。最近有人和我交流過一個問題,他說你寫書有意義嗎?
我想了想,很認真地和他說:“這個世界上除了偉人以外還有一類人會被其他的人所銘記。那就是作者!而我就是想成為這樣的人,並且也正在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中。所以這真的沒有意義嗎?”
他被我的反問給問住了,他張了張嘴,最後還是無法反駁我的觀點。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部分人以外,其他的人在百年之後,除了他們的家人,他們親朋好友,真的還有人能記住他們嗎?
現在的生活節奏如此的快,每天除了上班就消耗了我們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回家後還要照顧家人,所以慢慢地這些輕小說就成為了人們慰藉心靈的重要寶物。而作者慰藉了他們的心靈,因此更加容易被他們所“認可”!漸漸地當這些讀者對他們的認可度變高的時候,就會去了解他們,而最終的結果是,作者會被他們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