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青姐離開後,鍾歡忍不住感歎:“不過一個多月沒見,感覺青姐又進化了。”
“姐,你還記得青姐年輕時接受專訪的那個視頻嗎?”鍾樂也是感慨不已,“我覺得現在的她跟那時候很像,不對,是更有魅力了。”
“是啊,幹練果敢,野心勃勃。”那個視頻是樂樂在她麵見青姐簽約前不知道從哪個旮旯角裏翻出來的,鍾歡現在還記得看了視頻後心中久久無法平息的欽佩和憧憬——她當時就想,能有機會跟這樣優秀的人共事,何其有幸!可在弟弟的陪同下去見了青姐後,她說不出是失望還是感慨。歲月在青姐身上似乎沒有留下多少痕跡,可專訪中吸引她的那雙淩厲而堅定的眼睛卻失去了神采,變得不那麼獨特了。
不管怎樣,如今的青姐比之從前更讓人信賴,尤其是作為事業上的合作夥伴。
工作室是在鍾歡軍訓期間成立的,她沒時間也沒精力去關注,如今好不容易趕上了小長假,鍾康就提出搞一次團建活動。而地點,定在了他們老家。
“什麼假公濟私,老家風景好,這時節還瓜果飄香、禽肉鮮嫩,大家有得吃有得玩還不用花錢,你去問問看有誰不滿意!”麵對姐姐的“質疑”,鍾康回答得擲地有聲,理直氣壯。
“行叭,除了謝謝老板我還能說啥!”鍾歡懶得給他秀口才的機會,果斷認輸。當然,主要是回老家度假的計劃太合她心意了。
為了真正讓大家吃好玩好,鍾康特意租了輛小巴。工作室暫時隻有寥寥不到十人,就算有一部分帶了家屬,小巴的座位也沒坐滿。
“要不帶上李奶奶池爺爺吧,他們也有段日子沒去了。”鍾樂作為全家唯二的“編外人員”(另一個是鍾爸)一起同行,想到朋友圈裏老爸時常刷屏的山中美景,她期待極了。
“好啊,人多熱鬧,前兩天爺爺奶奶還念叨呢。”
小巴開到村裏,引得不少留守老人孩童湊上來瞧稀罕。早得到消息的鍾爸也親自過來迎接,領著一群帶著好奇的目光四處張望的年輕人上了山。
“木屋多了好幾間呢。”鍾歡也跟著一起上山了,見特意圈出來的空地上錯落有致地立著好幾間漂亮的小木屋,她都不想回山下家裏住了。
鍾歡尚且如此,更別提其他年輕人了,一個個樂顛顛地將行李放到分到的木屋裏,就三五成群地循著潺潺的水聲奔去了不遠處的溪邊玩耍了。
這個小長假,體驗收花生、挖番薯、摘果子,跟小夥伴們一起看花、捉魚、吃柴火雞,一行人玩得樂不思蜀,朋友圈天天都在刷屏,引得不少親朋忍不住探問地點,說有空也帶家人朋友一起來玩。
鍾康很推崇“親兄弟,明算賬”,就算跟親爹,也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一次團建活動工作室報銷,該走的流程都走了一遍,全然沒有因為是親爹的產業而模棱兩可。當然,作為幫忙打了廣告的回報,講起折扣也毫不手軟。“土雞蛋給我們打五折吧,賣力在朋友圈幫忙打廣告的精神多麼可貴……”
“是啊老板,你們家這雞蛋絕了,我們買的多,便宜點唄~”
“要是能五折我就多買幾斤,給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都送點兒。對了,能走物流嗎?這麼多雞蛋不好拿,我能直接寄到家就好了。”
“是啊,運費不成問題,我們多買點兒,親戚朋友每家分分,吃著好到時候再訂購。”
……
見需求這麼火爆,鍾爸果斷將籌備了小半年的網店開起來了,還搞了個開業大酬賓,網店商品一律五折。
“我問了左瀚,他個人可以幫忙做,按市場價收費。”托這一波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安利的小夥伴的福,最近老爸的手機都快被打爆了,鍾樂見狀就建議他弄個公眾號,讓有需求的顧客在上麵谘詢、預定。“老爸一個人也忙不過來,還得請個人專門管理公眾號才行。”
手機成天震的鍾爸都快神經衰弱了,當然舉雙手讚同女兒的意見。“你們奶奶說果果媽成日沒事兒幹,要不讓她管這個公眾號。”
鍾樂跟姐姐對視了一眼,“不太好吧,果果還小,大嫂哪有那麼多閑暇時間。”有閑暇時間她也去跟人磕牙閑聊打麻將了,說句難聽的,就是從零開始培訓奶奶,也比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