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校園,熟悉的同伴,帶著新年的喜悅迎來了新的學期。看到假日歸來的各位小夥伴們,各個麵色紅潤,腰包鼓鼓,在家中肯定吃了不少的好吃的,還掙了不少的壓歲錢。南生隻有羨慕的份,每年掙一點壓歲錢,都被祖母說要先替保管的理由全部收去了。至於最後的去向,不得而知。要是跟祖母提到壓歲錢,祖母就會說:“什麼壓歲錢,小孩子不能有錢,有錢就會亂花錢,買零食吃,天天吃唐僧肉,我也沒看你變聰明。”
“可是那壓歲錢是給我的啊,你們怎麼可以拿我的不給啊!”
“你的?什麼你的,這哪有你的,你吃的、穿的、用的,還有上學的學費。今兒買個鉛筆,明兒買個小刀,大後天再要買個本子。這些都是天上掉下來的啊?小小年紀,別的不會,這個分的到是清楚。現在這點小錢就給我們分的這麼清楚,這要是指望你以後給我們養老,那可就沒指望了。”
南生從小就對祖父、祖母特別順從,聽到人家黃香,幫父親驅蚊、暖床,都那麼懂事,每每向其學習。天大的事,祖母一講到孝,南生就覺得什麼都是對的,每當祖母這樣講道理給南生,南生就毫無反駁之力。就這樣,今年給父母磕了三個響頭的十塊巨款,就被沒收了。唯一沒沒收的,就是過年時候祖母叫南生去買鞭炮還剩下的兩毛錢,祖母說那點喜財錢就給你留著慢慢花吧。
看著同學們在那聊著各種寒假趣事,吃著買來的老虎肉、唐僧肉、跳跳糖、泡泡糖之類的,南生就忍不住的流口水。這些都是南生的的最愛。幾次衝動都想買一毛錢的辣條吃,可是祖母說過,在學校不能吃零食。再說也不能就這麼草率的就把這錢花掉。正在做著思想掙紮的時候,班裏的巨款頭子對著南生說:“南生,去幫我買包汽水,再加一根辣條,回來給你吃一口。”南生一聽也是嘴饞,能吃到一口也是不錯的,抵擋不住誘惑。就拿著五毛錢屁顛屁顛的,幫著祁超去買吃的了。果然回來的時候南生吃到了一口辣條,還喝了口汽水。
然而這種好事,並不是每天都能享受的到的,因為祁超經常買零食吃,大家都知道他有錢,所以後頭經常跟著好幾個跟屁蟲,跟著拍馬屁,希望能得到買零食,自己能吃到的機會。南生隻能在這些跟屁蟲不在的時候才有機會。雖然最近老師又給同學們重新分了位置,南生分到和祁超相鄰,心中有些高興。可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雖說是相鄰,但祁超屬於祁林莊的,住的村南,以前南生並沒有和祁超有過多的交集,隻是上學期幫他買東西,才有點熟絡。
祁超他父親在村裏開店做生意的,家中比較殷實。他平時到是一個很大方的人,為人也是比較仗義,隻是有時候脾氣特別壞。有一次,班裏老師組織同學捐款,曹遠家裏窘迫,母親離家出走了,父親因病去世。自幼跟著祖母兩人相依為命。曹遠平時沒什麼錢,這捐款的錢確實拿不出來。曹遠就在教室裏麵哭,祁超看見不屑的說:“哭,就知道哭,是不是男的。不就是一塊錢嗎,給你,我今天不吃零食了,拿去捐款吧。”這一塊錢對於祁超沒什麼,可對於曹遠這種家庭來說,哪怕是一毛錢,該節省的也要節省。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道理,祁超肯定是沒有經曆過。這曹遠開始有點怕怕的,就說:“我不要你的錢,我還不起。”
祁超很是氣憤的說:“給你你就拿著,誰要你還啊。我還不差那點錢。”
曹遠才敢戰戰兢兢的拿著這錢去捐款。後來班主任知道了曹遠家庭的困難,就把錢還給了曹遠,自己替他墊付了。曹遠本想把錢在還給祁超,祁超並沒有接受。
他說:“送出去的東西,沒有再拿回去的道理。”
今日是元宵節,南生和幾個小夥伴一起約定晚上出來玩。可是到家,南生才想起來。去年的花燈被自己不小心玩燒掉了,今晚拿什麼去玩呢。好在家中有不少酒盒子,他以前看到過別人用酒盒子製作過花燈,他也打算製作一個簡易的花燈。找來一個酒盒子,用剪刀從中間橫著剪開,就剩下半個了,用針在酒盒子四周穿上許多小孔,南生就刻了一個自己的名字在上麵,還刻了元宵快樂的字樣。然後在兩邊穿兩個洞,用繩子係好。找來半根竹竿,沒過多久,一個簡易的花燈就製作完成了。南生的針線手藝不好,不然就可以找好幾個紙盒子,剪出各種形狀,再用針線把他們縫製起來。去年他看見別人縫製的兔子花燈,點起蠟燭晚上特別漂亮。
元宵節這天,按照習俗每家都要蒸一些麵燈,點麵燈是每個家庭必有的習俗。南生製作好花燈,隻見祖母正在製作各種麵燈,最常見的就數碗狀的麵燈,做成一個小碗的形狀,在中間挖一個孔,塞些蘿卜在裏麵,免得蒸完之後又合在了一起。祖母有時候還會捏一些小豬、公雞之類的形狀。晚上麵燈蒸好之後,拿出來,晾幹。就找一些棉花、火柴杆和一些豆油。把棉花纏繞在火柴杆上,做成燈芯的樣子,火柴頭朝上的插在麵燈裏麵,把豆油澆在火柴上麵。等到油完全濕潤棉花之後,就可以點燃麵燈了。
灶老爺那裏要放一個,財神爺那裏放一個,其它的都可以自己拿著玩了。這個隻要裏麵有油浸潤著,就可以一直點很久,燃燒了很久之後,這個燈芯就會像聖誕樹一樣開花。村裏都把這個比作幸運樹,花開的越大,表示越是吉祥,是預示著家丁人口興旺。燒的越久,也就預示著家中老人的健康長壽。最後在油盡燈熄的時候,誰點燃的燈,就可以把它吃掉,一年都會有好運與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