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阡家舊事(上)(1 / 2)

是夜,流放的隊伍停在了清江河邊露營,阡白氏地終於找到了機會,將阡陌拉到少人處撕下身上已不算完好的外衣布料,清洗幹爭,小心翼翼地為女兒處理傷口。

“疼嗎?”阡白氏看著女兒本來白嫩的皮膚上遍布的傷痕,心痛道。“都怪娘不好,沒有護好你,讓你受了這樣多的苦……都怪娘不好。”

“不,是女兒不好,不該逞強,連累娘親跟著我挨打。”阡陌連忙搖搖頭,心中後悔不已。她不怕自己挨打,卻實在後悔連累了母親。

“傻孩子,跟娘親有什麼連累不連累的。”阡白氏搖頭。

“他們欺壓人欺壓慣了,哪裏是因為你說了兩句話才惱羞成怒下手的呢?”她輕拭掉女兒背後的血跡,心疼的眉頭都皺在了一塊。“這樣多的傷,不用藥一定會感染的,就算好了,將來也會留疤……這可如何才好?”

“留疤就留疤,反正,能不能活到傷好都……”看著阡白氏突然沉下來的臉色,阡陌趕忙閉嘴,轉移了話題。“娘親剛剛說他們不是因為我說的話才打人的,是什麼意思呢?”

明知女兒是在轉移話題,可阡白氏也不願去想母女倆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未來,便配合著為阡陌解答道:“你知道為什麼流放的犯人大都活不到目的地便死在半路了嗎?這一路,可沒那麼好走啊……”

大約是對自己也不抱什麼希望了,阡陷氏提起“死”字也沒了那麼多忌諱。

“每年流放到邊疆的人,路上餓死兩成,渴死兩成,累死兩成,傷死兩成,還能剩下幾個?而這些被朝庭放棄的罪人,就算死了,又有誰會在意呢?”阡白氏擦掉女兒身上的最後一塊血跡,為她套好外衣。

“可是,流放的重犯中有不少都曾是朝中顯貴,那些官兵如此厚待,就不怕有朝一日時來運轉,我們去找他們麻煩嗎?”

阡白氏聽著女兒有些幼稚的疑問,幽幽歎了口氣。

“若真是那麼容易時來運轉,那便好了……”

獲罪的臣子家人輕易不得重用,又何況是發配到湛西那種苦瘠之地?要想從一個被流放的罪臣翻身,沒有三五代人又怎麼可能做到?可是等到了那個時候,別說這些小小的官差,就連龍椅上那位都不在了,又還能去找誰麻煩呢?

“可是……我們是阡家啊,曾祖可是開創了大鄭國的開元大將軍,他們,他們真的就一點也不顧及嗎?”

阡正安在時,甚少提及家中舊事,所以阡陌一直以來都隻以為自家不過是比別家屋子大了些,東西多了些,其他的也沒什麼不同,也是從被禁足的這兩個月,阡白氏斷斷續續與她說了些阡家的過往榮耀,她才明白自家這個沒有將軍的大將軍府,到底有多了得。

事情要從八十年前說起。

大鄭之前的王朝為大呂朝。

大呂朝曆三百四十九年,呂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呂安帝繼位,立嫡妻戚氏為皇後。

戚後與安帝本是少年夫妻,恩愛非常。但安帝繼位後,也免不了曆代帝王的劣性,開始廣納後宮,尋訪天下美人,對自己已近中年的發妻漸漸冷淡了下來。年老色衰而恩絕愛遲,是每個女人的噩夢,哪怕身居高位的戚皇後也不例外。於是原本性格柔和的戚皇後狠辣和善妒的那麵慢慢展露了出來。

戚皇後利用手中的權勢,仗著自己當朝皇後的身份對安帝的嬪妃多加刁難。一開始因表現直接,不懂收斂手段,引發安帝的不滿而常被斥罰,後來逐漸攻於心計,手段也越發狠辣起來。

於是,用了五年時間,戚後殺害安帝寵姬十餘人,使安帝自己厭棄打入冷宮佳麗二十餘人,又設計謀害安帝子嗣多人,甚至為除後宮勁敵,勾結前朝臣子,使安帝牽連朝中大臣無數。

數年之間,安帝勤於後宮美人,荒於政務,又多罰朝中重臣,導致官者怨懟,百姓疾苦,滿朝內外怨聲載道,不滿者甚多。

是時,恰逢中原武林也值動蕩之際,朝中民間竟無一處安生。

更糟糕的是,戚後因善妒殘害了安帝後宮的大半妃子和子嗣,而她自己也未有生育,導致大呂朝曆三百五十六年,安帝在位七年之久時呂朝仍然後繼無人。

戚皇後為保母家長盛不衰,自己大權在握,與母家密謀良久,決定毒殺薄情的安帝,並從母族抱養一名男嬰繼承大統。

時年九月,戚皇後夥同胞兄長,買通安帝貼身監人,在安帝餐食中下巨毒之物“枯葉散”,安帝當場暴斃。

於是,戚皇後竊大呂朝玉璽,偽造聖旨,謊稱安帝病重,封母家族子為太子,生父戚國父監國,自己垂簾聽政。並暗中殺害所有反對的朝中大臣,以致民與官皆怒不敢言。